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
〖典源〗《戰國策·魏策二》:“龐蔥與太子質于邯鄲,謂魏王曰:‘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否。’‘二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疑之矣。’‘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’王曰:‘寡人信之矣。’龐蔥曰:‘夫市之無虎明矣,然而三人言而成虎。’”◇《韓非子·內儲說上》亦載此事,“龐蔥”作“龐恭”。
〖釋義〗城鎮貿易的地方本自沒有老虎,但傳說有老虎的人多了,就會使人信以為真。后遂用“三人成虎、三言成虎、眾口成虎、市虎”等比喻流言蜚語可以惑眾,能以假亂真,無中生有。
【三人成虎】《戰國策·秦策三》:“聞三人成虎,十夫揉椎,眾口所移,毋翼而飛。”黃庭堅《勸交代張和父酒》詩:“三人成虎事多有,眾口鑠金君自寬。”
【三言成虎】黃庭堅《流民嘆》詩:“疏遠之謀未易陳,市上三言或成虎。”
【眾口成虎】陳師道《送楊侍禁兼寄顏黃二公二首》之一:“相逢今已晚,同府尚經年。眾口不成虎,諸公更薦賢。”
【市虎】王充《論衡·累害》:“夫如是市虎之訛、投杼之誤不足怪,則玉變為石、珠化為礫不足詭也。”《梁書·侯景傳》:“相推本心,必不應爾,當是不逞之人,曲為口端之說,遂懷市虎之疑,乃致投杼之惑耳。”陸游《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懷》詩:“怨謗相乘真市虎,技能已盡似黔驢。”
上一篇:七步成詩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三冬足文史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