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冬足文史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漢書·東方朔傳》:“東方朔字曼倩,平原厭次人也,武帝初即位,征天下舉方正賢良文學材力之士,待以不次之位,四方士多上書言得失,自炫鬻者以千數,其不足采者輒報聞罷。朔初來,上書曰:‘臣朔少失父母,長養兄嫂。年十三學書,三冬文史足用。十五學擊劍。十六學《詩》、《書》,誦三十二萬言。’”
【今譯】 漢代東方朔字曼倩,為平原厭次人。武漢帝初即位,在天下征召品行好、有才學的人才,將予以破格任用。四方人士紛紛上書論述政事得失,自我吹噓的數以千計,那些無甚見地的就留下書奏讓其回去。東方朔初至京城,上書說:“臣朔少年失去父母,靠兄嫂養大。十三歲開始學書,三個冬天文史知識已足夠了。十五歲學習擊劍。十六歲學習《詩經》、《書經》,誦讀了三十二萬言。”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讀書勤奮,學業有成。
【典形】 三冬、三冬文史、三冬學、三冬足、三冬足文史、文史三冬、舊學三冬、三冬足用。
【示例】
〔三冬〕 唐·楊炯《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》:“被玉軸之文章,三冬遽足。”
〔三冬文史〕 清·顧炎武《寄李生云霑》:“三冬文史常堆案,一室弦歌自掩扉。”
〔三冬學〕 唐·劉禹錫《酬樂天偶題酒甕》:“三冬學任胸中有,萬戶侯須骨上來。”
〔三冬足〕 唐·杜甫《題柏學士茅屋》:“古人已用三冬足,年少今開萬卷余。”
〔三冬足文史〕 唐·駱賓王《在江南贈宋五之問》:“一顧重風云,三冬足文史。”
〔文史三冬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壬午西城河中游春》之九:“文史三冬輸曼倩,田園二頃憶淵明。”
上一篇:三人成虎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三墳五典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