臉的解釋|臉的意思|“臉”字的基本解釋
漢代以前古漢語中有“面”字而無“臉”字,“臉”字出現(xiàn)很晚。已故的語言學(xué)家王力先生在他的《漢語史稿》中說過一個有趣的文字現(xiàn)象。他說,古代的人,一個人有兩個臉,而且只有女人有臉,言外之意是男人沒有臉。這真是荒唐而又可笑的事。這是怎么回事呢?原來古代的“臉”字的意思和現(xiàn)在有所不同。
查一查我國第一部字典《說文解字》里面沒有“臉”這個字。這說明“臉”這個字是一個后起字。宋朝有一部字書叫《集韻》。《集韻》里說,“臉”這個字的本義是“面頰”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“顴骨”。它是一個形聲字,左邊的“月”其實不是“月”,而是“肉”字,是形旁,右邊的“僉”讀作qiān,是聲旁。知道了這個字的本義,剛才我們說的有趣的現(xiàn)象就好解釋了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顴骨,所以我們都有兩個“臉”,不足為奇。如果有哪個人只有一個“臉”,那倒是怪嚇人的。再說,女人有臉,男人沒有臉。這也不奇怪,因為顴骨這個地方,最大的用途就是涂脂抹粉。所以在古代的詩詞里,我們經(jīng)常看到的就是女人的臉。比如白居易的《昭君怨》這首詩里就有這樣的句子:“滿面胡沙滿面風(fēng),眉消殘黛臉消紅。”說的是古代著名的美人王昭君遠(yuǎn)嫁匈奴,一路上風(fēng)塵仆仆,黑黑的眉毛褪了色,兩個顴骨也失去了往日的紅潤。宋代詞人晏殊在他的詞中是這樣描寫女人的:“芳蓮九蕊開新艷,輕紅淡白勻雙臉。”用輕輕的紅色和淡淡的白色涂抹兩個面頰,女人經(jīng)過打扮就像那蓮花盛開。像這樣描寫女人的臉的詩句還有很多。
與此相反,男人的顴骨卻沒有這么幸運,所以無論是詩詞還是古書里都不提男人的臉,并不是男人真的沒有臉,只是被冷落了,被遺忘了。偶爾提到男人的臉也不怎么光彩。比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說:“余大先生氣得兩臉紫漲,頸子里的筋都耿出來了,說道:‘這話是哪個說的?’”
由于“顴骨”和眼睛離得很近,所以“臉”的意義又由“顴骨”轉(zhuǎn)移到眼睛,有了“眼瞼(jiǎn)”的意思,也就是眼皮。比如,南朝梁武帝有一首詩,名叫《代蘇屬國婦詩》,詩中說“帛上看未終,臉下淚如絲”,意思是說絲織品上所寫的內(nèi)容還沒看完,眼瞼下的淚水就像絲線一樣接連不斷了。其中的“瞼下”就是“眼皮下”的意思。
后來,“臉”的意思由“顴骨”和“眼瞼”擴(kuò)大到整個面部,這是字義的擴(kuò)大,也就是我們現(xiàn)在通常所說的臉。比如曹禺的《雷雨》第三幕就有這樣的對話:“你看你的臉……盡是血,我都不認(rèn)識你了。”其中的“臉”指的就是整個面部。
值得一提的是“臉譜”這個詞,這是一個戲曲方面的術(shù)語。指的是在舞臺表演的戲曲演員用油彩涂抹面部,勾畫出各種各樣的圖案,這是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,用來表現(xiàn)不同類型人物的不同的品質(zhì)和性格。
“臉”的意思由人的面部進(jìn)一步擴(kuò)大到物,物體的前部也可以叫“臉”。比如鞋面又叫鞋臉,門口又叫門臉。
“臉”的意思再由人或物抽象化,就成了情面。魯迅先生在《且介亭雜文·說“面子”》中說:“每一種身份,就有一種‘面子’,也就是所謂‘臉’。”比如:“沒臉見人”、“請您賞臉”、“翻臉不認(rèn)人”、“真丟臉”,罵人也常說“臭不要臉”;這些“臉”,都是抽象的臉,就是尊嚴(yán)、面子。
上一篇:繡的解釋|繡的意思|“繡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舟的解釋|舟的意思|“舟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