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的解釋|朱的意思|“朱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朱”字在造字方法上屬于指事字。在六書中,指事是一種用抽象符號來表達語言中某種概念的造字方法。其構成的方法有兩種:一種指事字是由純粹的指示符號構成的,如一、二、三、上、下等;另一種則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號來構成,如刃、本、末等。“朱”字的構成屬于后一種。甲骨文、金文和小篆的“朱”字,是在“木”字的中部加上一點或一橫,它的本義應該就是指樹木的中段,即樹干。實際上,“朱”字就是后來帶木字旁的“株”字的本字。只不過“朱”字后來多借用來指顏色,于是只好另造一個帶木字旁的“株”字來代替它。
“朱”字用來指顏色,是指比較鮮艷的那一種,即大紅色,古代稱為正色,又稱朱紅。而在實際應用中,“朱”又可以泛指一切紅的顏色。古代人把紅色的火焰稱為朱火,把紅色的日光稱為朱光,把某些動物頭上紅色的冠狀物叫做朱冠,紅色的花則稱為朱華。
“朱”字又用來形容人的面色和容貌。如“朱顏”一詞,本來是用來指紅潤的面容。宋玉的《招魂》詩中有“美人既醉,朱顏酡些”這樣的句子。這里的酡,是指人酒醉時臉上呈現的紅色。朱顏又借指年輕時美好的面容,朱顏又叫紅顏,現在多用來代指美女,如紅顏薄命、紅顏知己等。此外,古人還把用紅色的墨畫出來的竹子稱做朱竹,清朝時則把皇帝用紅筆在奏章上所寫的批示叫朱批。印章上凸起的文字,叫做陽文,也叫朱文。因為這樣的印章用紅色的印泥蓋在紙上,現出來的是白底紅字。
在所有顏色中,紅黃藍白黑五色為正色,其他的顏色則稱為間色。如灰色是白色和黑色的間色,綠色是黃和藍的間色,而紫色則是紅和藍的間色。而在各種紅色中又以朱為正色。《論語·陽貨》中有一句話,叫做“惡紫之奪朱也”。朱是正色,紫是間色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孔子非常討厭用紫這種間色來擾亂朱這種正色,也即是厭惡那種以邪亂正的行為。后人常用朱紫一詞來比喻正邪、是非、優劣等。如《后漢書·陳元傳》有“明者獨見,不惑于朱紫”的句子。
在古人眼里,朱紅色是代表著尊貴和權威的,用朱紅色漆成的門,稱為朱戶,是古代帝王賞賜有功大臣或諸侯的九種物品,即所謂的“九錫”之一。古代王侯貴族的住宅大門多漆成朱紅色,以表示尊貴,所以人們多稱豪門貴族為朱門。如杜甫的詩中就有“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”之說。朱軒,是指古代王侯或朝廷使者所乘的紅漆車,乘坐朱軒是一種特殊身份的象征。而一般高官所乘的車,則多用朱紅漆輪,稱為朱輪。《漢書·楊敞傳》說:楊惲家族權勢興盛的時候,光是乘坐朱輪車的人就有十位之多。可見乘坐朱輪車也是身份顯貴的象征。
在古代,衣服的顏色也是代表身份和等級的一種標記。上古以朱紅為尊,紅色的禮服稱為朱衣,是專門給皇帝祭祀時穿的,后來也用作大臣的祭服。中古以后以黃色為尊,黃色成為皇室服飾的專用色,而紅色則成為朝臣的服色。如唐宋時四品、五品官員的禮服為緋紅色,也稱朱衣。而古代的朱衣吏,卻不是指高官大吏,而是指穿著紅衣在前面引路或傳告的小吏。
“朱”字又用作姓氏名稱。朱姓是由地名、邑名演變而來的。據史書記載,周朝封高陽氏后裔于邾這個地方,其子孫就以邑名為氏,只不過是把邾字右邊的偏旁去掉,變成不帶右掛耳的朱字。
上一篇:望的解釋|望的意思|“望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束的解釋|束的意思|“束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