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的解釋|醫的意思|“醫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醫”的本義就是“治病的人”。
“醫”字在甲骨文中像一枝箭,盛在小匣里,小匣也是醫用針灸的工具,所以這個“醫”是繁體字“醫”的本字。小篆和甲骨文的寫法有了明顯的變化。
古漢字“醫”中為什么會有一個表示酒(酉)的符號呢?原始時代,人們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,為了同疾病做斗爭,開始注意到某些自然產物的治病作用。經過無數次有意識的試用和觀察,包括親口嘗試,親身體驗,不斷積累了豐富的用藥知識,從而形成了早期的藥物療法。而酒的發現,使原始人類的醫療手段又前進了一大步。中國人制酒的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時代,而中醫和酒發生關系,大約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開始了。人們發現酒不僅具有香味,而且還有助于消化食物,祛除寒氣,活血化瘀,酒還有麻醉止痛的作用。早在周代,人們就已經知道用酒消毒傷口。
酒能促進血液循環,使藥物迅速發散到全身,于是人們又在酒中加入中草藥,治成藥酒。在甲骨文中有“鬯其酒”的記載,“鬯”就是用郁金香加上黑黍釀成的一種酒,供祭祀時用。這種酒可以提神醒腦,清除體內的污穢和惡氣。許多中藥在服用時都用酒做藥引,從而提高了治療效果。
酒在中國醫藥發展的初期起過很重要的作用。我們的祖先對酒的醫療作用早就有記述。1973年在長沙出土的帛書《五十二病方》是我國已經發現的最早的醫方書,書中已有用酒治病的記載,這本書中的五十二個藥方中有一半多和酒有關。《漢書》更是稱酒是“百藥之長”。古代流傳下來的醫藥書籍多數有涉及“酒”的條目,專門論述酒的作用。明朝醫學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詳細敘述了近80種藥酒的功效及其制作方法,并說“酒少飲則和血行氣,壯神御寒”。到了清代,在各種醫藥書籍中記載的藥酒的方子將近一千個。古代醫學家曾說“無酒不成醫”,古漢字“醫”可以說是對這句話很好的印證。
古漢字“醫”還有另一種寫法“毉”,這個“醫”字和上邊介紹的“醫”字上部的符號相同,下部不是表示酒的“酉”,而是個“巫”。“巫”就是巫師。遠古時代,人類的認識水平有限,人們認為一切災禍和疾病都是由鬼神操縱的。巫師的工作是用歌舞娛神,用魔法咒語讓神降臨以驅除疾病,消除災禍。上古先有巫,然后巫醫相混。開明是神話中在昆侖山上的神獸,在他的東邊有巫彭、巫抵、巫陽、巫履、巫凡、巫相幾個巫師,他們都是傳說中的神醫;巫醫治病的方法主要是祈禱。《黃帝內經》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重要醫學文獻,成書年代大約在戰國時期。里面說:“古之治病,可祝由也已。”“祝由”就是用祈禱、符咒來治病求福。《論語》也記有這方面的情況:“子疾病,子路請禱。”孔子有一次生病,病情加重,他的學生子路請求為他向天神地神禱告。醫和巫后來才逐漸分開,到了周代,可能才出現專門的醫生,但是“巫”和“醫”并沒有完全真正地脫離。
“醫”的本義是“治病的人”,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醫生。“醫”從它的本義又引申出“治療”的意思。以保護和增進人類健康、預防和治療疾病為研究內容的科學叫做“醫學”。
上一篇:剃的解釋|剃的意思|“剃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卜的解釋|卜的意思|“卜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