碑的解釋|碑的意思|“碑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碑”在小篆里是個左右結構的形聲字,從石,卑聲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碑,豎石也?!北谋玖x是豎立的石頭。
最早的碑,上面是不刻字的,用途也和后來不同。一種碑是豎立在庭院中的用來測量日影長短的計時工具。第二種碑立在門外,是拴牲口用的樁子。還有一種碑是辦喪事時用的石板,古人在墓穴的四角立上石板,然后利用石板上的穿孔扣牢繩索,再慢慢地把棺材放進墓穴。漢代以前古書中提到的碑,大多指的是這類石板。
大約是在西漢晚期,有人在下葬后不再撤除石板,而是把這種石板立在墓前,而且還在上面刻上墓主的姓名、官位、卒葬時間。以后石板上刻的文辭逐漸多了起來,詳細地記述墓主的家世和生平事跡,還加上頌揚和悼念的詩句,這就是墓碑。祠堂、神廟是紀念祖先或圣賢神仙的建筑物,在這些建筑物的前面立一塊石頭,記述受祭者的道行功績,稱為祠廟碑。
在漢魏時代,碑一般指的是上述這兩種碑,這兩種碑一直是碑的主體。
早期的碑,碑額和碑面是連一起的。后來碑越來越高大,碑額和碑面就采用兩塊石板。高大的碑容易下陷,往往在碑石的下面再另外制一個底座,叫碑座。碑座到后來還習慣刻成一個巨大的烏龜,這個烏龜叫赑硏(bìxì)。相傳他是龍的九個兒子中的一個,力大無比,喜歡負重。于是人們就根據這個傳說,刻成石龜,用作碑座。碑座也叫碑趺(fū),“趺”是腳跟的意思,刻成赑硏的碑座稱龜趺。
碑到后來泛指各種形制的石刻文字,包括刻石、碑、碣、墓志、塔銘、刻經、造像、摩崖石刻、橋柱、井欄、界石等等。碑石質地堅硬,不易湮沒,以后值得紀念的事多立碑。我們今天對碑的定義是:刻著文字或圖畫,豎立起來作為紀念物或標志的石頭。如“界碑”是兩個地方分界的標志;“紀念碑”是為紀念有功績的人或重大事件而樹立的碑;“里程碑”是設在道路的兩旁用來記載里數的標志,又用來比喻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作為標志的重大的事情。
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墓,在陵道上豎立著武則天的高大的無字碑。這塊碑之所以不刻一字,有一種說法是武則天生前有遺言,認為自己的功過應由后人評說。
石碑林立的地方叫碑林。我國北京、陜西、山東、四川、臺灣等地都有碑林,其中最有名的是陜西西安的碑林。西安碑林已有九百年的歷史,收藏了漢唐至明清兩千多方石碑,是我國保存數量最多、歷時最長的碑石集中地。
碑文常常是表功頌德的,成語“有口皆碑”的意思就是受到人們普遍的稱贊。“口碑”比喻群眾口頭上的稱頌。“豐碑”指高大的碑,又用來比喻不朽的杰作或偉大的功績。
碑對文字學、書法藝術的研究極有價值?!氨本褪鞘獭⒛究谭〞耐乇?、印本,是練習寫字時臨摹的范本。
“碑”在古代還通悲哀的“悲”。在漢魏時代人們對于碑的概念,限于墓碑和祠廟碑,這兩種碑都是紀念過去的人物,立碑就是為了表示哀悼,于是“碑”就有了悲哀的意思。
上一篇:硬的解釋|硬的意思|“硬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磨的解釋|磨的意思|“磨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