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的解釋|犬的意思|“犬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犬”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了。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說過:“視犬之字如畫狗也。”意思是“犬”這個字看上去就像畫的狗一樣。古人把大狗叫“犬”,小狗叫“狗”。其實“犬”和“狗”都是同一種動物,只不過是叫法不同而已。
古老的“犬”字異體字很多,筆畫不統(tǒng)一、不固定。有的“犬”字很像狼犬,豎耳朵,尖嘴巴;有的“犬”字像趴在地上的大耳朵犬;有的“犬”字又像活潑頑皮的小犬。這些都是古人創(chuàng)造的象形“犬”字。
經(jīng)過發(fā)展演變,到了小篆時代,“犬”字雖還有些象形,但已向符號化發(fā)展;到了隸書時代,“犬”字就完全符號化了,已經(jīng)脫離了象形性。
犬是人類最早馴服的家畜之一,早在母系社會時期,在黃河流域生活的原始人就已經(jīng)開始馴養(yǎng)犬了。那時的人們把山上野狼幼崽抱回家進行馴化飼養(yǎng),經(jīng)過若干代的馴化,犬就成了人類的朋友了。
古代有的原始部落氏族把犬作為圖騰加以崇拜。古代傳說,有位帝王叫高辛氏,他與犬戎爭戰(zhàn)總不能取勝。于是,募能取犬戎吳將軍人頭者,將少女許配給他。他的愛犬盤瓠聽到后,沖入敵陣將敵方首領的人頭銜來。帝王高辛氏就將少女許配給了盤瓠。于是盤瓠背著少女到南山石室過日子去了。他們的后代繁衍于南方山地。據(jù)說黔東地區(qū)有些家族至今仍有供奉盤瓠、禁吃狗肉的習俗。按現(xiàn)在的眼光看,盤瓠就是作為犬的形象的一種部族圖騰。
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,專門設有管理狗的武官,這些武官稱做“犬”,兩個武官以上就叫做“多犬”。周朝還設有“犬人”一職,專門掌管犬的事情。到了漢朝,把管理皇帝獵犬的官員叫做“狗監(jiān)”;唐朝還設有專門飼養(yǎng)狗的官署,稱做“狗坊”。元代設有“狗站”,是提供役使的“狗驛站”。
狗在古代是人類的好幫手,它幫助人們打獵圍攻野獸,幫助人類看守豬圈和羊群。也可看家,能及時向主人報警。在北方,人們用狗拉雪撬運糧。
狗雖然和人的關系很密切,但在漢語中帶“狗”字的詞往往含有貶義。舊時那些有錢人豢養(yǎng)的狗是欺凌別人的工具,人們形容這樣的狗為“狗仗人勢”,后來這個詞用于比喻奴才、幫兇和仗勢欺人的人。
人們把那些幫助他人干壞事的人叫做“狗腿子”;把替別人干壞事的人叫做“狗奴才”;把那些替別人暗中出謀劃策的人稱做“狗頭軍師”;把別人說出的不中聽的話叫做“狗嘴里吐不出象牙”;管那些毫無廉恥的人叫做“賴皮狗”。還有“狗急跳墻”、“狗眼看人低”、“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”等都含有貶義。
在漢語中,舊時臣下對君上謙稱“犬馬”,如《漢書·趙充國傳》中有“臣位至上卿,爵為列侯,犬馬之齒七十六,……”。對別人稱自己的兒子為“犬子”。別人有求于自己時,往往說“愿效犬馬之勞”。
過去人們對日全食的現(xiàn)象不理解,說這是“天狗吃日頭”,遇有日全蝕時,民間便家家敲銅盆,意在嚇走“天狗”,免得太陽被天狗吃掉。在人們的想像中,狗不但生活在陸地上,而且也生活在天上。狗是六畜之一,在“生肖”中排名第十位。
上一篇:物的解釋|物的意思|“物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猿的解釋|猿的意思|“猿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