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的解釋|蔡的意思|“蔡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蔡”字甲骨文像豪豬形,借來當“蔡”字用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的解釋,蔡的本義是“野草”。不過,在古代文獻中,“蔡”字當野草講的用法比較少見,用得最多的是人的姓氏。
“蔡”字作為姓氏來源于周代的國名。周武王建立了周朝以后,把他的弟弟叔鮮封在“管”這個地方,也就是現在的河南鄭州一帶,歷史上稱他為“管叔”;又把他的另一個弟弟叔度封在“蔡”這個地方,也就是現在河南的上蔡、新蔡等地,歷史上稱他為“蔡叔”。同時,武王又給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留下一小塊封地,就在管叔和蔡叔的封地附近,目的是讓管叔和蔡叔監督武庚。周武王死后,周成王繼位。由于周成王年幼,所以就由他的叔叔周公輔佐他,管理朝政。管叔和蔡叔不服,就聯合武庚一起叛亂,結果被周公打敗了。管叔被殺,蔡叔被流放。后來,周成王就把蔡叔的兒子胡封在“蔡”這個地方。到了公元前447年,蔡國被楚國消滅了,蔡叔的后代子孫就用“蔡”這個國名作為姓氏,一直流傳到現在。
蔡氏后代中的第一個名人當屬東漢的蔡倫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,就是他發明的。蔡倫曾經作過主管制造器物的尚方令。他總結了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,改進了造紙技術,擴大了原料的范圍。更重要的是,蔡倫所造的紙,質量比較細膩,可以用來書寫。公元105年,蔡倫把這一技術報告給朝廷,當時他所造的紙就被稱為“蔡侯紙”。所以,《后漢書·蔡倫傳》稱贊說:自古以來,文字都是書寫在竹板上,或是書寫在絲織品上,竹板太沉重,絲織品又太昂貴,蔡侯紙一出,解決了這一問題。
東漢時期,蔡氏家族的名人還有大文學家、書法家蔡邕和他的女兒、大詩人蔡琰。蔡邕精通文史、音律和天文。漢靈帝熹平四年,蔡邕等人奉皇帝命令,抄寫“六經”,其中一部分文字,由蔡邕直接寫在石頭上,然后再讓工匠雕刻出來,立在國家最高學府太學門外,被后世稱作“熹平石經”。
蔡邕的女兒蔡琰,也叫蔡文姬,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女詩人。蔡琰曾被董卓的部下搶走,后來又被匈奴獲得,嫁給了南匈奴的左賢王。蔡琰住在匈奴十二年,生下了兩個兒子。曹操考慮到蔡邕沒有后代,就用金璧把蔡琰贖了回來,改嫁屯田都尉董祀。蔡琰的作品有《悲憤詩》五首,主要寫自己的悲慘遭遇,也反映了人民在當時戰亂中所受的痛苦。琴曲歌辭《胡笳十八拍》相傳就是蔡琰所作。郭沫若先生的歷史劇《蔡文姬》寫的就是蔡琰回歸漢朝的故事。
近代中國的軍事家、云南都督蔡鍔將軍,也是蔡氏的后人。為了反對袁世凱稱帝,他組織護國軍,起兵討伐袁世凱。在推翻袁世凱的斗爭中,蔡鍔將軍起了帶頭作用。
蔡氏后人中,還應該提到的是現代教育家蔡元培。他在擔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期間,大刀闊斧地對基礎教育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;他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,積極支持新文化運動,提倡學術研究,主張對新舊思想“兼容并包”,實行教授治校,影響極為深遠。
上一篇:葷的解釋|葷的意思|“葷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藏的解釋|藏的意思|“藏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