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的解釋|母的意思|“母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母”字是一個象形字,古文字中畫的是一個“女”字形,只是突出了兩個乳房。《廣韻》書中引用了《倉頡篇》的話來解說這個字:“其中有兩點者,像人乳形?!边@個字的本義不言自明,就是母親。隸書有了變化,女人形已無,只有代表母乳的兩點(母)還保留著。
母親是自己的長輩。因此,自母親以上的家族或親戚中的女性長輩都可成為母。為了互相區別,在“母”字前面冠上別的字。如母親的婆婆叫祖母,伯父的妻子叫伯母,父親的姐妹叫姑母,母親的姐妹叫姨母,舅舅的妻子叫舅母,等等。由女性長輩的意思再擴大,“母”就成了老年婦女的通稱。據《史記·淮陰侯列傳》記載:“信釣于城下,諸母漂,有一母見信饑,飯信。”意思是:韓信在城下釣魚,有很多老年婦女在漂洗絲絮,其中有一個老年婦女見韓信很饑餓,就拿飯給他吃。這里的“母”就是老年婦女的通稱。
“母”字本指人類,在詞義的演化中又擴大指禽獸,雌性的禽獸也叫“母”,如“母雞”、“母猴”、“母馬”等等。
“母”字的含義繼續擴大,指草木當中能結出果實的,能繁殖的叫母本。
母親是人類得以生存繁衍的基礎,從這個意義擴展開來,凡是能有所滋生的事物,也都可以用“母”來稱呼。如:能使糧食發酵成為酒的叫酒母;做饅頭用的東西叫酵母;能在書面上產生出眾多的單詞以供語言交際使用的符號叫字母;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,并作為其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軍艦叫航空母艦。
由“母”字組成的詞語有很多,其中常見的有:母愛,指的是母親對兒女的愛。母校,指的是本人曾經在那里學習過的學校。母性,就是母親愛護子女的本能;母語,有兩個意思,一個是指一個人最初學會的一種語言,在一般情況下是本民族的標準語或方言;另一個意思是說,有些語言是從一個語言演變出來的,那個共同的來源,就是這些語言的母語。
男子已經有了自己的子女再娶妻子,續娶的妻子就是他原有的子女的繼母,也叫后母。對兒子的岳母或女兒的婆婆稱呼親家母。自己的老師或師傅的妻子稱師母。舊社會開設妓院的女人,叫鴇兒、老鴇或鴇母。
此外還有兩個大名鼎鼎的“母”。一個是西方的圣母,這是天主教徒對耶穌的母親瑪麗亞的稱呼。據《新約全書》記載,她是童貞女,因此又被稱為童貞圣母。另一個是中國的西王母,傳說她住在昆侖山的瑤池上,她的果園里有蟠桃,人吃了能長生不老,老百姓一般叫她王母娘娘。
“母”是書面語,口語中很少使用,在口語中,相當于“母”的是“媽”或者是“娘”。中國古代提倡做人要講究五種道德,這就是父義、母慈、兄友、弟恭、子孝?!澳复茸有ⅰ边@句成語就是從這里演變出來的,它的意思是說母親要愛子,子女要孝順。這是中國古人所推崇的道德規范。唐代詩人孟郊寫過名為《游子吟》的詩,其中有這樣的詩句:“慈母手中線,游子身上衣。”這兩句詩巧妙地表現出了慈母的愛心,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名句,多少年來一直被人們傳誦。
上一篇:楚的解釋|楚的意思|“楚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永的解釋|永的意思|“永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