蜜的解釋|蜜的意思|“蜜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蜜”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尚未出現?最早見于小篆,由上下兩部分組成,上面的“宓(mì)”表示讀音,下面的“蟲”表示該字的意義與昆蟲有關。“蜜”是因味道馨香而得名的。據說第一個品嘗蜂蜜的人連呼mì mì,意思是“真香!真香!”于是人們就把蜂蜜稱作“蜜”了。
中國先秦典籍中已有食用蜂蜜的記載。《楚辭·招魂》有這樣的詩句:“瑤漿蜜勺,實羽觴些(suò)。”意思是說,在美味飲料中加入蜂蜜,斟滿杯子。古人在喝飲料時有添加蜂蜜的嗜好,這種飲料叫“蜜漿”。
早期的蜜多采自巖石上的蜂巢,故有“巖蜜”、“崖蜜”、“石蜜”等名稱;也有采自樹木蜂巢的,稱為“木蜜”;采自地面蜂巢的叫“土蜜”。史書中對野生蜂蜜的開采時有記述。《梁書》中記載說:浙江的臨海郡有蜜巖,歷任太守都把蜜巖封閉起來自己開采得利。傅昭在臨海作太守的時候將蜜巖向百姓開放,百姓稱其廉潔。石蜜一般在懸崖絕壁上,而小蜜蜂又會誓死捍衛它們的家園,所以采蜂蜜是有生命危險的。《南史》中有這樣的記載:新安郡有一座山,山上綴滿了蜂巢,當地人把這座山叫蜜嶺。因為采蜂蜜時常常出現死亡事故,任硏(rén fǎnɡ)當新安太守時,下令停止開采。唐代詩人孟浩然有首詩寫道:“入洞窺石髓,傍崖采蜂蜜。”杜甫也在《秋野》詩中說:“風落收松子,天寒割蜜房。”他們詩中都是對野生蜂蜜開采的描述。
蜂蜜不僅是美味食品,而且具有醫療保健的功效。《漢武故事》中把蜂蜜視為最好的藥品,書中借西王母之口說:“太上之藥有中華紫蜜、云山朱蜜。”東晉郭璞在《蜜蜂賦》中說:“百藥須之以諧和,扁鵲得之而術良。”《本草綱目》中說蜂蜜有清熱、補中、解毒、潤燥、止痛五大功效,所以蜂蜜的醫療保健價值是很高的。
由于蜂蜜的價值很高,所以它的社會需求量就很大,而天然蜂蜜是供不應求的,于是就出現了人工飼養的行當。中國是何時開始飼養蜜蜂的,沒有確切的記載。晉代皇甫謐在《高士傳》中記載說:東漢時期有個叫姜岐的隱士以養蜂為業,他還把養蜂技術傳給許多人。這表明東漢時期人工養蜂已經很流行,養蜂這種行當的出現遠在東漢之前。晉代有這樣的規定:“蜜工收蜜十斛,有能增煎二升者,賞谷十斛。”“蜜工”即專門從事養蜂收蜜的人員,蜜工能多煎出二升蜜,就能賞賜十斛糧食,說明當時對蜂蜜生產是十分重視的。由于蜂蜜價值不薄,攙雜造假者便應運而生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這樣一個簡便的鑒別真偽好壞的方法:“凡試蜜,以燒紅火箸插入,提出起氣者是真,起煙者偽。”不知此法今天還是否管用。
著名醫學家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說:“蜂采無毒之花,釀以小便而成蜜,所謂臭腐生神奇也。”這種說法根據是不足的。蜜蜂是將花蜜采來以后用自己的唾液加以拌和,唾液中有酶素,跟花蜜產生水解化學反應,使花蜜的雙糖變成單糖,而成為蜂蜜的。
上一篇:獲的解釋|獲的意思|“獲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襯的解釋|襯的意思|“襯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