滿的解釋|滿的意思|“滿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滿”是一個形聲字,本義為水盈滿。中華文化講究謙虛,貶斥自滿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,水滿了就要流出來,月圓了就會虧缺,滿盛的結果總是招致虧損。大自然的現象昭示人們為人處事要謙虛謹慎,不可自滿,因此他們對自滿心理加以貶斥。
《荀子》一書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:有一天,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到魯桓公的廟中去參觀,廟中有一個非常奇特的器物叫欹(qī)器。孔子雖然博學多聞,但這種器物他還沒見過。他向守廟的人詢問這是什么器物,守廟的人告訴他這是宥坐之器。孔子說:“我聽說宥坐之器里面空的時候呈傾斜的狀態,水注到正中的時候呈正立的狀態,一旦注滿水就傾倒了。”于是孔子對弟子們說:“把水注到欹器中,我們驗證一下。”弟子們就舀水往欹器里邊注,注到一半的時候欹器正立了起來,注滿的時候欹器翻倒了,水流出后又傾斜了起來。孔子喟然嘆息道:“唉!哪有自滿而不翻倒的?”弟子子路請教說:“敢問怎樣才能做到不自滿呢?”孔子說:“如果你是一個聰明賢能的人,就應該時刻想到自己是愚蠢的;如果你功蓋天下,就應該時刻想著謙讓;如果你是一個勇猛無敵的人,就應該時刻想著膽怯;如果你是一個富有四海的人,就應該時刻想著自己的財富并非很多。這樣你就能保持不自滿。”中國古代國君常把欹器放在居室里,以此來警戒自滿心理的滋長。孔子讓弟子往欹器里注水來觀看它的正立傾覆,是在隨機實施品德教育,要弟子們謙虛謹慎,從中可以看到儒家對自滿的貶斥。
與欹器的象征意義類似的還有“撲滿”。中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存錢罐。這種存錢罐古代用陶土制作,漢代也有用竹子制作的,后來叫“撲滿”。東晉時期的著名學者葛洪在他的《西京雜記》一書中記載說:“撲滿者,以土為器,以蓄錢具,其有入竅而無出竅,滿則撲之。”撲是摔的意思。這里是說:撲滿是用土制作的,是用來存放錢幣的器具,它只有放入的孔而沒有拿出來的孔。所以,錢放進撲滿后是無法拿出來的,只有放滿后將撲滿摔破才能拿出錢來。撲滿的命運不正是“滿招損”的很好注釋嗎?
農歷每月十五日夜晚的月亮叫“滿月”,意思是月亮已經長滿了。古代人常用“滿月”來比喻人的面容白凈清秀,如清代的劉獻廷在《廣陽雜記》中說:“永歷面如滿月,須長過臍。”這是說永歷皇帝面容白凈,長長的胡須超過了肚臍。“滿月”還有一個意思是嬰兒出生滿一個月。嬰兒滿月這天親友們要來慶賀嬰兒的誕生,父母要設宴款待。為滿月而設的宴席叫“滿月酒”。在古代,新婚夫婦結婚滿一個月也叫“滿月”,也要大會賓客,舉行慶賀活動。宋代孟元老在《東京夢華錄》中對新婚滿月慶賀是這樣記載的:“一月則大會相慶,謂之滿月。自此以后,禮數簡矣。”意思是說結婚滿一個月,新婚夫婦大會賓客舉行慶賀叫“滿月”。滿月活動過后,禮節就少了。今天嬰兒的“滿月”慶賀仍很流行,而新婚夫婦的“滿月”慶賀已很少見了。
上一篇:溺的解釋|溺的意思|“溺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潛的解釋|潛的意思|“潛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