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的解釋|德的意思|“德”字的基本解釋
德一般指道德。中國自古就非常重視德。《左傳》記載了這么一件事:魯國大夫穆叔訪問晉國,晉大夫范宣子問他:“古人說死而不朽,這是指什么?”穆叔說:“不朽的準則,最高的是樹立起道德的規范,其次是建立功勛,再次是創立學說。能做到這樣,雖然死了也久久不會廢棄,這就叫不朽。”可見中國古代就認為道德高尚是不朽的第一條。
《三國志》中有這么一個故事:魏國人許允的妻子阮氏很賢慧,但長得難看。成親后許允不進新房,在客人勸說下許允進了新房。但呆了不一會兒就要走,阮氏拽住了他。許允說:“婦有四德,卿有其幾?”意思是,婦人應備的四種品德,即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,你有幾種呢?阮氏回答說:“我只是不漂亮而已。讀書人有百種品行,你有幾種呢?”許允說:“皆備。”阮氏說:“士有百種品行,以德為最重要,你好色不好德,怎么能說全有呢?”許允聽了,面有愧色,兩人的感情就好了。這個故事進一步說明了古人以德為首的觀念。
德包含的內容是什么呢?標準是各有不同的。古代就有五德之說,指人或事物的五種品質或特征。如儒家以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為修身五德;《孫子》以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為將之五德等。但不管怎么說,德總是美好的高尚的品德,德才兼備是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都好。德高望重,是說品德高尚、聲望也很高。
用德修飾的詞都是好詞兒。如,德音是好話,也是美好的聲音,常用來尊稱別人的言辭。《詩經》中有“德音莫違”,是說好話要聽得進,不要違背。《詩經》中還有“彼美孟姜,德音不忘”,是說那美貌女子是孟姜,她動聽的聲音令人難忘。德政是有益于人民群眾的政令或政績。德門指有德之家,就是遵守禮教的家庭。德配是對別人妻子的尊稱。
德還有恩德、恩惠、感恩、感激的意思。《左傳》記載,楚共王要把俘虜交還給晉國,他對俘虜說:“你恐怕怨恨我吧!”俘虜回答說:“兩國交兵,我沒有才能,所以作了俘虜,又敢怨恨誰呢?”楚王又說:“然則德我乎?”意思是,那么感激我嗎?回答:“兩國友好,下臣不曾參與意見。”楚王又問:“那么你們回去用什么報答我?”俘虜回答:“無怨無德,不知所報。”意思是,沒有怨沒有恩,那么也就不需要報答什么。在這段對話里,前面的德是動詞感激,后面的德是名詞恩德。
由以上可以看出,德和怨是一對反義詞,所以就產生了成語以德報怨、以德報德和以怨報德。《論語》中有:“或曰:‘以德報怨,何如?’子曰:‘何以報德?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。’”這段話的意思是,有人問孔子:拿恩惠報答別人對自己的怨恨,怎么樣?孔子說:又拿什么來報答恩惠呢?應該是拿公平正直來回答怨恨,拿恩惠來報答別人對自己的恩惠。以怨報德與以德報怨正相反,是說別人有恩惠于我,我卻用仇恨報答他。
同心同德是同心為同一目的而努力的意思;而離心離德則相反,是大家各懷自己的目的,不能齊心協力去行動。
上一篇:廟的解釋|廟的意思|“廟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懷的解釋|懷的意思|“懷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