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的解釋|升的意思|“升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升”字在甲骨文中像有人手拿一把勺子舀起液體的樣子,勺子把柄兩邊的水點表示液體從勺子中滴落下來。所以,升的本義大約是一種舀取酒或是湯的勺子,因為升字在古代有量酒單位的用法。
舀酒或舀湯是把低處的東西提升上來,所以升也引申出上升的意思。中國最古的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有這樣的話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。”意思是祝生活和事業像上弦月一樣日趨圓滿,像旭日一樣越來越光明燦爛。
由上升的意思引申為從低處向高處走,也就是更上一步或登上的意思。孔子曾經評價他的學生仲由說:“由也升堂矣,未入于室也。”意思是說,仲由在學習上已經登上了堂,但還沒有進入室。古代的房屋結構是前堂后室,室的兩邊是西房、東房。房屋一般建在一個高臺上,地位不同,臺的高度不同。《禮記·禮器》中記載說:“天子之堂九尺,諸侯七尺,大夫五尺,士三尺。”這就是說,地位越高,臺基也就越高。從庭院進入堂中必須經由臺階,所以稱為“升堂”。室在堂的后面,只有“升堂”,才能“入室”。孔子用“升堂”比喻學問上的初級階段,意思是剛剛入門;用“入室”比喻學問上的高級階段,意思是已經“到家”了。后世人常常運用“升堂”、“入室”這兩個詞,如北齊的顏之推在《顏氏家訓》中說:“仲尼門徒,升堂者七十有二。”意思是說,孔子的弟子中,學問上入了門的有七十二人。《晉書·楊軻傳》中記載:楊軻學生很多,“非入室弟子,莫得親言。”意思是說,如果不是學問精深的弟子就沒有機會直接跟楊軻說話。“升堂入室”后來也成了一個成語,用來比喻學問或技藝上由淺入深、達到很高境界。孫中山在《知難行易》一文中說:“由文法而進窺古人之文章,則升堂入室,有如反掌。”這是說,通過文法去學習古人文章,可以漸入佳境,很容易達到較高的水平。《后漢書·劉玄傳》中說:將國家重任交給不適當的人,“譬猶緣木求魚,升山采珠。”樹上是不會有魚的,山里也不可能有珍珠,爬上樹去找魚,登上山去采集珍珠,顯然是不可能得到的。后來,“升山采珠”成為一句成語,比喻行為與目的相違背。
由登上的意思再引申為升官、提升。升官往往會得到更多的錢財,所以“升官發財”多用作向人祝福的話。從前某貪官過六十大壽,大擺宴席,想借機搜羅錢財。有一正直的清官也在邀請之列,但他不想給貪官送什么錢財,就想好了一個戲弄貪官的主意。赴宴那天,他讓手下人把抬來的一個大箱子擺放到賀禮的桌子上,并讓他們打開。所有的賓客都圍攏過來,想看看究竟送了些什么貴重禮品。箱子套箱子,里三層外三層,最后打開了,里面竟是一具小小的棺材。貪官勃然大怒,眾賓一片嘩然。清官不慌不忙地對貪官說:“貴府上一切東西應有盡有,在下送任何東西都是多余的,送具棺材是祝您步步升官,日日發財。”貪官一聽,明知詭辯,但也無話可說,只好忍氣吞聲,強裝笑臉。
上一篇:勞的解釋|勞的意思|“勞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博的解釋|博的意思|“博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