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的解釋|顯的意思|“顯”字的基本解釋
顯字是以太陽、蠶絲和眼睛來會意這個字的,因為蠶絲太細,拿到太陽光下才能看得明顯清楚。“明顯”這個含義就是從這里來的。
“顯”字從“明顯”的意義并行發展,引申出動詞和形容詞兩種意義。就動詞意義來說,“顯”字有公開,顯露的意思。據《國語·吳語》的記載:越王句踐被吳王打敗了,于是就派了一個使者到吳王那里去講和,使臣“不敢顯然布幣行禮”,只好先到吳王最信任的大臣伯嚭(pǐ)那里去打通關系。“顯然”就是公開的;“布幣”就是拿出禮物,也就是不敢公開地行賄。在現代漢語中,“顯”也是“顯露”的意思。比如:大顯身手,顯而易見等等。
《孝經·開宗明義章》就說:作為一個孝子,應該“立身行道,揚名于后世,以顯父母。”“顯父母”就是讓父母顯揚。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說:漢武帝時期,當七個分封王造反的時候,李廣的職位是禁衛軍的將官,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擊這些造反的軍隊,在戰斗中,李廣表現得非常勇敢,奪取了敵人的軍旗,“顯功名昌邑下”。也就是在昌邑城下顯揚了自己的功勞和名聲。
就形容詞的意義來說,“顯”字就有“高貴”、“顯赫”的意思。《孟子·離婁下》記載了這樣一件事:有一個齊國人,家里有一妻一妾。這個齊國人每次外出,總是吃飽了酒肉才回來。妻子問他都和什么人在一起吃喝,他說都是富貴之人。“而未嘗有顯者來”。卻從來沒有高貴的人到他家來。“顯者”就是高貴的人。春秋時期的晉文公在外流浪了十九年,回國后對跟隨他在外流浪的人大加封賞,可是卻遺漏了介之推。據《韓詩外傳》的介紹,在晉文公流浪最危難的時候,介之推曾經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文公吃,才使晉文公免于餓死。介之推的母親對介之推說:你為什么不去對國君說明情況呢?介之推說:語言,是用來修飾自身的,我自身都要去隱居,為什么還要去修飾呢?如果我去向國君說明情況,“是求顯也”。“求顯”就是求得顯貴。
世有伯樂,然后才有千里馬。有才能的人只有遇到賢君明主才能顯貴。《韓詩外傳》中列舉了許多這樣的事例:虞舜本來在歷山的南麓從事耕種,后來被立為天子,那是因為遇到了唐堯;伊尹原來是有莘國國君的仆人,背著柴禾,挾著菜板,調和五味作羹燒菜,但后來卻高居相位,那是他有幸遇到商湯王的緣故;姜太公這個人,五十歲時還在叫賣酒食,七十歲時還在朝歌城幫人宰殺牲口,直到九十歲才成為天子之師,因為這時他遇到了周文王。管仲曾經被捆綁在囚車里,后來被尊為“仲父”,那是由于他碰到了齊桓公。
在古代,稱呼自己祖先的時候,都要加上一個“皇”字,“皇”就是大,就是美。到元朝大德年間,皇帝下令把“皇”字改為“顯”字,理由是一般的官吏百姓不能稱為“皇”。這樣一來,已故的父親就稱“顯考”,已故的母親就稱“顯妣(bǐ)”。
上一篇:春的解釋|春的意思|“春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比的解釋|比的意思|“比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