鸞的解釋|鸞的意思|“鸞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鸞”字很早就出現了,金文由鳥和兩個絞絲旁組成。“鸞”是一種神鳥,它的全身赤紅并且有五彩花紋,形狀像雞,鳴叫時的聲音像音樂一樣好聽。由此看來,鸞的形貌、習性確實很與鳳凰相類似。所以有人說“鸞”就是“鳳”。鳳有五種,其中有較多青色花紋的一種就叫做“鸞”。又有人說,“鸞”是一種形狀像鳳但體形較大的鳥。
由于鸞是一種形象優美、習性高潔的神鳥,所以被人視為珍稀之物,成為向朝廷進貢的禮品。如《說文解字》中就有“周成王時氐羌獻鸞鳥”的記載。氐、羌,是中國古代兩個少數民族的名稱。所以,在古代,人們把“鸞”和“鳳”的出現看做是一種美好祥瑞的象征,如屈原的《楚辭·離騷》篇中就有“鸞皇為余先戒兮”的句子。這里的“鸞皇”,就是指的“鸞鳥”和“鳳凰”;“余”當“我”講。
人們崇拜鸞鳥,賦予它龍和鳳一樣至高無上的尊嚴。以鸞命名的物品,往往是指天子的御用之物。在古代,人們把天子車上的旗幟稱作“鸞旗”,把天子所乘坐的馬車稱作“鸞輿”,還用“鸞輿”來代指皇帝。例如,杜甫的詩篇《得家書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二毛趨帳殿,一命待鸞輿。”意思是說,自己年歲已老,頭發斑白,仍然要投奔到皇帝的行營,追隨皇帝四處逃亡。這里的“鸞輿”指的就是皇帝。
在古代,龍是男性權威的象征,鸞、鳳是女性權威的象征,所以男性崇尚的是龍,女性崇尚的是“鸞鳳”。一代女皇武則天,在她登上皇位的時候,就開始在不少方面改變自古以來對龍的尊崇,而改為崇拜鸞、鳳,連朝廷機構名稱也都帶上了“鸞”、“鳳”字樣。她把門下省改稱為“鸞臺”,把中書省改稱為“鳳閣”,處處顯示她女皇的權威。
“鸞”和“鳳”兩個字連在一起使用,大多表示頌揚贊美的意思,古人常用來比喻美好之物或賢才俊杰。魏晉文學家禰衡的《鸚鵡賦》中有這樣的句子:“配鸞皇而等美,焉比德于眾禽?”意思是說,鸚鵡和鸞鳳一樣美麗,一般的禽鳥又怎能和它相比呢?其中的“鸞皇”,就是指“鸞鳳”。
“鸞鳳”又用來比喻夫妻。唐代的盧儲在《催妝》詩中寫道:“今日幸為秦晉會,早教鸞鳳下妝樓。”這里是說:今日非常高興,因為我為婚姻而約會,我要早日讓我的未婚夫人走出閨閣,也就是早日娶她為妻。秦晉,指男女結親;妝樓,是指女子梳妝居住的地方。這里的“鸞鳳”就是比喻夫妻。后人還用“鸞鳳和鳴”來比喻夫妻和諧,用“鸞孤鳳只”來比喻夫妻離散或者失去配偶一方獨居。
此外,以“鸞”字為名的事物,大多還包含有美好神奇的意思。如“鸞鏡”是指一種飾有鸞鳥圖案的梳妝鏡;“鸞書”指男女定親的婚帖;“鸞鶴”指鸞鳥和仙鶴,是神話中仙人所乘的坐駕;“鸞吹”是指笙簫等樂器奏出的音樂,傳說這種音樂能引來鸞鳳,所以稱為“鸞吹”。
上一篇:餐的解釋|餐的意思|“餐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鶴的解釋|鶴的意思|“鶴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