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的解釋|游的意思|“游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游”字在現代漢語里經常出現在兩個詞里,一個是“游泳”,一個是“旅游”,寫法都一樣。其實這兩個詞里的“游”字,從前的寫法并不一樣。“游泳”得到水里去,所以“游泳”的“游”字有三點水旁。“旅游”通常可以說成“游山玩水”,把“游”字用在山的上面,所以原來的寫法是用走之底做形旁,寫作“遊”。1955年,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《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》,將這兩個形旁不同、意思相通的字合并,從那以后,正式出版物里一般只用三點水的“游”,不再使用走之底的“遊”了。
小篆的“游”字形旁表示旌旗的飄帶上下飛舞的樣子。聲旁就是“泅渡”的“泅”的古字,意思是浮在水上游泳前進。所以“游”字用來表示游泳的時候,是它本來的職能;但當“游”字被用來表示行走狀態時,就不是指正常的行走,而是路線比較自由,行走不一定遵循固定道路,一般沒有固定終點的意思。
例如“游民”,古代指沒有職業到處游蕩的人。“游子”指離鄉遠行的人。宋代文人晏殊有一首《蝶戀花》詞,說:“滿眼游絲兼落絮,紅杏開時,一霎清明雨。”詞中的“游絲”指風中飄動著的、一頭還沒有著落的蜘蛛絲。這些指的都是沒有歸宿沒有落腳點的狀態。此外,“游魂”、“游蕩”以及現代經濟學里稱那些沒有進入投資領域里的閑散資金為“游資”,其中的“游”也都是這個意思。
目的地不明的出游,也可以叫“游歷”,意思是重在經歷本身。如果有任務,例如離開老家到外地做官,現代叫做因公調動工作,這種情況古人叫做“游宦”。“宦”就是做官。春秋戰國時期,知識分子游歷各國,說服諸侯們采納自己的治國主張,叫“游說”或“游談”。
在“游行”這個詞里,“游”是形容“行”的方式,那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行走方式,是一種其目的既不在于行走、也不在于到達那個目的地的行走。
“旅游”中的“游”指隨意性比較大的出行,同這個詞意思相近的詞是“旅行”,聽上去似乎沒有什么區別,但如果我們用這兩個像孿生兄弟一樣難以區分的詞再去組詞,就會發現它們之間是不完全等同的。旅行所指的比較單純,就是出門遠行;而旅游的含義要豐富一些,除了出門遠行之外,兼有玩樂欣賞、怡情悅目的意思。所以,“游玩”不能說成“行玩”,“游戲”不能說成“行戲”,“游樂園”不能說成“行樂園”。
在成語里,“游刃有余”指的是一種像在水中游動一樣自由的、隨心所欲的動作狀態。“游手好閑”本來指的是空手,后來泛指讓雙手閑著什么也不干或不務正業。這些成語里的“游”都不能用“行”字代替。
還有一個詞“游擊戰”。這個詞形象地表達了一種注重機動性、隱蔽性和靈活性的戰斗方式;如果改一下說成“行擊戰”,其特點就一點也顯示不出來了。
上一篇:浮的解釋|浮的意思|“浮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豬的解釋|豬的意思|“豬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