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的解釋|步的意思|“步”字的基本解釋
步字是個會意字。它的上面是一個止字,它的下面也是一個止字。兩個止字放在一起,就是步字。兩個止字一正一倒,顯得整齊、美觀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步,行也。”這就是說,步的本義是行走。研究甲骨文的著名學者羅振玉在《增訂殷墟書契考釋》中說:“‘步’,像前進時左、右足一前一后形……”從走路的形式來看,步字有徐行、緩行、慢行的意思。漢代學者劉安在《淮南子》中解釋了步字和走字的區(qū)別。他說:“夫走者,人之所以為疾也;步者,人之所以為遲也。”意思是,走字表示快走,步字表示慢走。成語安步當車就包含著兩個意思:一是指行走速度緩慢,所以也可以說緩步當車;二是指一種悠閑平和的心情,不坐車而不慌不忙地走路。朱楚宏先生在《抗洪搶險豈能“安步當車”》一文中說,有一家報紙在報道抗洪搶險斗爭時說:“搶險突擊隊向音河水庫出發(fā),當時暴雨如注,滿路稀泥,汽車已無法行走,他們就安步當車,在泥濘中跋涉了一個小時趕到水庫,是縣直屬各單位第一支沖上來的隊伍。”在抗洪搶險的危急時刻怎么能心情悠閑地慢慢走呢?很顯然,這里的安步當車是用錯了。
說到走路,有一種很特殊的形式,那就是臺步。所謂臺步,就是戲曲演員在舞臺上所走的步伐。這種步伐要能夠充分展現(xiàn)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,或端莊,或流麗,或剛健,或婀娜,種種不同。我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(shù)家程硯秋在年輕時曾經(jīng)下過苦功練習臺步。有一天,他看見抬轎的人走得穩(wěn)極了,他就跟著走,一邊走一邊揣摩,不知不覺走了好幾里路。回來后,他又向師傅和抬轎的人請教,頭頂一碗水,一步一步地練。開始總練不好,累得腰酸腿疼還是走不像樣。但他不灰心,堅持不斷地苦練。最后,他終于能行走如飛而水不灑。又經(jīng)過自己加工,創(chuàng)造出一套穩(wěn)重、端莊、靈活的臺步,為表演增添了不少美感。
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他著名的長詩《長恨歌》中,用“云鬢花鈿金步搖”來描寫楊貴妃頭上的裝飾,其中和走路有關(guān)的裝飾品就是步搖。漢代學者劉熙在《釋名》一書中解釋說:“步搖,上有垂珠,步則搖動也。”意思是,步搖這種裝飾品上面有垂下來的一串串的小珠子,戴在婦女頭上,一走路小串珠就不停地擺動,顯出一種動感的美。
值得我們注意的是,現(xiàn)代和古代的步表示的長度是不同的。在古代,跨出一只腳叫做跬步,也叫半步;兩腳各跨出一次才叫一步。曹操的小兒子曹植聰明過人,文才出眾。他的哥哥曹丕非常嫉妒他。有一次,曹丕限令他在七步之內(nèi)做出一首詩,否則就要殺頭。曹植走了七步,做出了一首詩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”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七步詩。這里的七步約等于我們現(xiàn)在的十四步。
上一篇:歌的解釋|歌的意思|“歌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水的解釋|水的意思|“水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