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多難興邦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多難興邦的拼音:duō nàn xīnɡ bānɡ
解釋 國家多遭患難,可以促使內部團結,因而興盛起來。
出處 《左傳·昭公四年》:“鄰國之難,不可虞也。或多難以固其國,啟其疆土;或無難以喪其國,失其守宇。”
公元前538年春,楚靈王想稱霸諸侯,就派椒舉到晉國去爭取晉國的擁護。晉平公不想答應,司馬侯卻認為值得考慮。晉平公說:“晉國地勢險要,盛產馬匹,而齊、楚等國禍難很多,這三條優勢足以讓晉國免于任何危險。”司馬侯說:“仗著地勢險要和馬匹眾多,而對鄰國幸災樂禍,這是三條危險。地勢和馬匹,從來就不能鞏固國家。鄰國的禍難,是不能用來高興的。對于鄰國來說,或者禍難眾多,卻以此鞏固了國家;或者沒有禍難,卻反倒因此滅亡。因此,又怎能對鄰國的禍難幸災樂禍呢?”
司馬侯又說:“楚靈王現在做事正在胡作妄為的時候,上天也許是想讓他滿足愿望,以增加他的劣跡,然后降下懲罰;不過,說不定也許會讓他得以善終。晉、楚的霸業只有靠上天的幫助,而不是彼此可以爭奪的。您還是同意他,而修明德行來等待他的結局。如果他最后德行高尚,我們理應尊他為霸主。如果他荒淫暴虐,楚國人自己會拋棄他,又哪里需要我們去跟他爭奪?”晉平公覺得有理,就同意了楚國的請求。
近義 生于憂患
例句
溫總理深情地在黑板上寫下了四個字:“多難興邦!”
上一篇:《外強中干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大義滅親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