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衛填海;愚公移山拼音,精衛填海;愚公移山對偶成語介紹
精衛填海;愚公移山拼音:jīng wèi tián hǎi;yú gōng yí shān
【上】《山海經·北山經》記載:炎帝之女女娃淹死于東海,靈魂化為精衛鳥,每天銜西山石子和樹枝來填東海。比喻不畏艱難,意志堅定,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。
【下】《列子·湯問》記載:古代有個年近九十的北山愚公,下決心移去家門前的太行、王屋兩座大山,率領子孫們挖山不止,并要世世代代挖下去。他的精神終于感動了上帝,上帝派人把山背走了。后用以比喻堅強的毅力和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意志。
【綜】比喻堅定的意志,頑強的毅力,鍥而不舍的精神。
【例】① 清· 黃宗羲《張蒼水墓志銘》:“愚公移山,精衛填海。常人藐為說鈴,賢圣指為血路也。”② 清·黃垍《短歌行》:“精衛填海,愚公移山,為之在人,成之在天。”③ 新中國建立以后,百廢待興,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,精衛填海,愚公移山,開始了新的長征,通過60年的艱苦奮斗,終于改變了貧窮落后的面貌。
【辨】可顛倒使用。
上一篇:《立錐之地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精打細算,賤入貴出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