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滴石穿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水滴石穿的拼音:shuǐ dī shí chuān
解釋 水不停地滴,能把石頭滴穿。比喻只要持之以恒,日久天長,自會做成難以想象的事情。
出處 《漢書·枚乘傳》:“泰山之溜穿石,單極之綆斷干,水非石之鉆,索非木之鋸,漸靡使之然也。”
枚乘是西漢著名的文學家,江蘇淮陰人,曾經作過吳王劉濞掌管詔策文書的郎中官。枚乘在劉濞發動七國叛亂前,曾上書諫阻他起兵,叛亂中,又勸諫他罷兵,吳王均不聽從。后來,吳王的叛亂被平定,而枚乘也由此出名。
在諫阻吳王劉濞叛亂的奏疏中,枚乘說:“福的產生有基礎,禍的產生有根源,接受產生福的基礎,杜絕產生禍的根源。禍從何處來的呢?泰山流下來的水可以滴穿石頭,井上轆轤的繩索可以磨斷木欄。水本身并非能鉆透硬石的鉆子,繩本身并非能鋸斷木頭的鋸子,這是逐漸浸潤摩擦的結果。”枚乘希望吳王積累德行,了解背棄義禮的危害,三思而后行,早早地在錯誤發生前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。吳王沒有采納他的意見,枚乘就離開他,去了梁國。
近義 繩鋸木斷
反義 一曝十寒
例句
學習貴在堅持,日積月累、水滴石穿,通過長時間的積累,水平自然就會提高。
上一篇:《水深火熱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求之不得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