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俞泣杖;王祥臥冰拼音,伯俞泣杖;王祥臥冰對偶成語介紹
伯俞泣杖;王祥臥冰拼音:bó yú qì zhàng;wáng xiáng wò bīng
【上】伯俞:古代孝子名。杖:笞。形容子女對父母十分孝順。典出漢·劉向《說苑·建本》:“伯俞有過,其母笞之,泣,其母曰:‘他日笞子未嘗見泣,今泣何也?’對曰:‘他日俞得罪,笞嘗痛,今母之力不能使痛,是以泣。’”
【下】王祥:晉代著名的孝子。比喻子女極為孝敬父母。典出《晉書·王祥傳》:“王祥,字休征。性至孝。早喪親,繼母朱氏不慈,數譖之,由是失愛于父。每使掃除牛下,祥愈恭謹,父母有疾,衣不解帶,湯藥必親嘗。母常欲生魚,時天寒冰凍,祥解衣將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雙鯉躍出,持之而歸。”
【綜】比喻子女對父母極盡孝心。
【例】尊老愛幼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,子女孝順父母更是天經地義,因此,伯俞泣杖、王祥臥冰的故事傳頌至今。
上一篇:《眾叛親離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余音繞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