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不恥下問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不恥下問的拼音:bù chǐ xià wèn
解釋 向地位、學問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認為有失體面。
出處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?!?/p>
孔圉是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,他聰明好學,而且非常謙虛。當時,對于國君或社會地位高的人,死后都應根據其一生的貢獻、品行等評定出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,即謚號??奏鏊篮蟮玫降闹u號為“文”,含有對他一生品行的褒獎之意,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??鬃拥膶W生子貢不太了解孔圉的情況,就問孔子:“孔文子憑什么得到‘文’這一謚號?”孔子回答說:“他聰敏靈活,愛好學問,又非常謙虛,不以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學習為恥,所以大家用‘文’字作為他的謚號?!?/p>
其實孔子本人也非常謙虛好學,他十五歲時立志于學問,并為之奮斗一生。同時,孔子善于向任何超過自己的人學習,他認為自己沒有固定的老師,即使三個同行的人中,也一定有值得自己學習的人。同時,他講究有甄別、有選擇地學習,應當學習別人超過自己的好的方面,對于他們的缺點,則應當對照著檢查自己,如果自身也存在這些缺點就應該趕快改正。
近義 移樽就教
反義 好為人師
例句
不恥下問是增長知識最為有效的方法。
上一篇:《不甘雌伏,敢為人先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不自量力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