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行逆施;左書右息拼音,倒行逆施;左書右息對偶成語介紹
倒行逆施;左書右息拼音:dào xíng nì shī;zuǒ shū yòu xī
【上】倒、逆:相反。施:實行。原指做事違背常情常理。現多形容行為違背正義或時代潮流。鄒韜奮《患難余生記·離渝前的政治形勢》:“在壓迫得透不過氣來的時候,疏解和抗議都無用,壓迫者是可以任所欲為,倒行逆施的。”
【下】書:寫字,書寫。息:停止,休息。用左手寫字,右手反倒不用休息。猶言倒行逆施。《管子· 七法》:“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眾,猶左書而右息之。”尹知章注:“息,止也……人右手能書,而左手不能書也。今反用左手書而右手息而不動,倒行逆施之譬。”
【綜】形容做事、行為與常情常理相悖。
【例】臺獨分子要把祖國的領土臺灣寶島分裂出去,那顯然是倒行逆施、左書右息的行為,兩岸人民決不會答應!
上一篇:《倒峽瀉河,錯彩鏤金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倚馬可待,援筆立成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