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回氣蕩;心曠神飛拼音,腸回氣蕩;心曠神飛對偶成語介紹
腸回氣蕩;心曠神飛拼音:cháng huí qì dàng;xīn kuàng shén fēi
【上】回:曲折,回旋。蕩:搖蕩。形容音樂、詩文等婉轉動人,感人至深。◆也作“蕩氣回腸”“回腸蕩氣”。蘇雪林《玉溪詩謎》乙:“這一首真是心顫魂飛、腸回氣蕩時做出來的好詩。”
【下】曠:開朗,開闊。飛:飛揚。心情愉悅,精神飛揚。◆也作“心曠神怡”“心曠神恬”。《聊齋志異·道士》:“遂有僮仆展氍毹于筵下,兩女對舞……二人心曠神飛,不覺醺醉。”
【綜】形容音樂、歌舞動人心魄,極富感染力。
【例】《黃河頌》的樂曲聲在鋼琴演奏家的十指間流出,那熟悉的旋律、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,聽眾無不腸回氣蕩,心曠神飛。
上一篇:《群居穴處,觸斗蠻爭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腹飽萬言,目空四海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