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首帖耳;忍氣吞聲拼音,俯首帖耳;忍氣吞聲對偶成語介紹
俯首帖耳;忍氣吞聲拼音:fǔ shǒu tiē ěr;rěn qì tūn shēng
【上】俯首:低著頭。帖耳:耷拉著耳朵。形容恭順馴服、聽命于人的樣子。唐·韓愈《應科目時與人書》:“若俯首帖耳,搖尾而乞憐者,非我之志也。”
【下】忍氣:心中有氣強忍著。吞聲:有話不敢說。形容受了氣只得忍耐,不敢發作或反抗。◆也作“飲氣吞聲”。巴金《秋》:“覺新的臉上變得通紅,他不好意思跟他的舅父頂嘴,只得忍氣吞聲地埋下頭來。”
【綜】形容馴服、順從的樣子,有氣不敢出,有話不敢說。
【例】老板強橫霸道,動不動就訓人罵人,他這個“經理”為了保住飯碗,也只好俯首帖耳、忍氣吞聲,不敢挺起腰來。
上一篇:《側詞艷曲,倡情冶思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傾耳戴目,翹首引領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