韜光養晦;知榮守辱拼音,韜光養晦;知榮守辱對偶成語介紹
韜光養晦;知榮守辱拼音:tāo guāng yǎng huì;zhī róng shǒu rǔ
【上】韜光:收斂光芒,隱匿才華。養晦:隱居待時。意謂掩藏才智,不使外露,等待時機。◆也作“養晦韜光”。王火《戰爭和人》:“不過,童霜威明白,程濤聲這是韜光養晦之計,可以擺脫特務的監視。”
【下】雖然知道富貴榮耀吸引人,卻安守屈辱貧賤的地位。這是道家提倡的韜晦自處的哲學。《老子》:“知其榮,守其辱,為天下谷。”河上公注:“榮以喻尊貴,辱以喻污濁,知己之有榮貴,當守之以污濁。如是,則天下歸之如水流入深谷也。”
【綜】道家倡導的韜晦自處的人生哲學,斂藏才智,安守屈辱。
【例】在時局動蕩,各路諸侯稱雄爭霸的亂世,他只能韜光養晦,知榮守辱,秉持操守,靜觀其變。
上一篇:《韜光俟奮,懸鼓待椎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順水推舟,就湯下面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