拋戈棄甲;辱國喪師拼音,拋戈棄甲;辱國喪師對偶成語介紹
拋戈棄甲;辱國喪師拼音:pāo gē qì jiǎ;rǔ guó sàng shī
【上】戈:兵器。甲:鎧甲。丟下兵器和盔甲。形容戰場上慘敗后狼狽逃跑的樣子。◆ 也作“拋戈卸甲”。《隋唐演義》五十三回:“部下聽得,一齊拋戈棄甲跪倒。”
【下】師:軍隊。使國家蒙恥,軍隊受挫。◆也作“喪師辱國”。《明史·彭澤傳》:“瓊遂劾澤妄增金幣,遺書議和,失信啟釁,辱國喪師。”
【綜】形容軍隊被打得大敗,狼狽逃竄,使國家蒙恥,軍隊遭受重創。
【例】一切侵略者都沒有好下場———日寇入侵中國時何等猖狂,何等不可一世,結果呢,還不是以拋戈棄甲,辱國喪師,無條件投降而告終?!
上一篇:《抗顏高議,面折廷爭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披肝瀝膽,傾抱寫誠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