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無寧日;野有餓殍拼音,國無寧日;野有餓殍對偶成語介紹
國無寧日;野有餓殍拼音:guó wú níng rì;yě yǒu è piǎo
【上】國家沒有安寧的日子。《東周列國志》十一回:“宋,大國也,起傾國兵,盛氣而來……吾國無寧日矣。”
【下】餓殍:餓死的人。謂野外有餓死的人。常形容戰亂或饑荒之年的景象。◆ 也作“野有餓莩”“餓殍遍野”。唐·陸贄《祭大禹廟文》:“邦無宿儲,野有餓殍。”
【綜】國家動蕩不安,田野里有餓死的人。
【例】外國列強的入侵和清末統治者的腐敗無能,大清統治岌岌可危———國無寧日,野有餓殍,再難維系下去了。
上一篇:《咽苦吐甘,偎干就濕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堂堂一表,凜凜一軀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