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馬當(dāng)作活馬醫(yī)
“死馬當(dāng)作活馬醫(yī)”比喻雖然已經(jīng)沒有希望了的事,也不妨再作一次努力。出自清代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八無:“既是這先生有起死回生的本事,死馬當(dāng)做活馬醫(yī)他一醫(yī)罷了。”
晉朝有個叫竇固的大官,他有一匹駿馬,能日行八百,異常神駿,竇固以為這匹馬是天下無雙了。因此就特別寵愛它。誰知有一天,它突然病死了。竇固痛惜之余,便向門房囑咐道:“我今天心里不痛快,誰來拜訪我都不見。”
郭璞聽說此事后,跑來對門房道:“我有辦法能把死馬救活。”門房通報進(jìn)去。竇固半信半疑,又驚又喜,心想:“死馬當(dāng)作活馬醫(yī)嘛,姑且讓他試試看。”于是立刻出來迎見。殷勤接待,并請他立即為馬治病。
郭璞道:“此去東門外三十里有座小山,山上樹林密布,你叫幾十個人去敲鑼打鼓,攆出一個像猴子樣的動物來,把它活捉住帶回來。”于是竇固立刻派了上百個士兵前去捉拿,沒過多久,士兵果然捉來了一個動物。只見那動物比猴子稍微大一些,目放金光,靈動異常。它一看見死馬,立即撲上去吸它的鼻孔。吸了一會,那死馬竟慢慢動了起來。再過一會兒,那馬竟一躍而起,仰天鳴嘶、踢腳擺尾,就和沒生病時一樣。再看那猴子,卻不知什么時候跑了。竇固大喜,立刻重賞子郭璞。
上一篇:死有余辜
下一篇: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