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提并論
【釋義】把不同的事或人不加區別,混在一起談論或看待。
【出處】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。
竇嬰為西漢時期漢景帝的大將軍,在平定吳、楚七國之亂中立下汗馬功勞,被漢景帝劉啟封為魏其侯,從此聲名大振,有不少人爭相投奔。
公元前153年,漢景帝劉啟立栗太子,讓竇嬰做他的老師。可是,三年以后,栗太子被廢掉。竇嬰多次奏請景帝,希望不要廢掉栗太子,景帝始終不聽。一氣之下,竇嬰便假裝有病,不再入朝辦事,后又躲到藍田南山腳下,過起閑庸的生活。
竇嬰隱居以后,有許多人來勸他重新入朝,為朝廷出力,竇嬰仍然想不開,拒絕復出。
后來,有一個名叫高遂的人,對竇嬰說道:“能給您帶來富貴的是當今的皇帝;和您親近的,是竇太后。您是太子的老師,太子被廢掉,您無力挽回。現在您力爭無效,便裝病離開朝廷。如果把這些事放在一起來談論,您這是有意顯露皇上的過錯,對皇上的決定不滿啊。”
竇嬰覺得高遂的話很有道理,于是重新入朝辦事。
上一篇:《目不識丁》釋義與出處
下一篇:《相敬如賓》釋義與出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