程門立雪
北宋時期,福建將東縣有個人叫楊時,小時候就很聰穎,顯得與眾不同,善寫文章。年齡稍大一點便潛心學習經史。宋熙寧九年成為進士。當時,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、元豐年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(即理學),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。不巧的是,楊時被調做官沒有去成,于是,便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,師生相處得很好。
楊時回家的時候,程顥目送他說:“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。”又過了四年程顥去世了,楊時聽說以后,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,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。程顥死以后,他又到程顥的弟弟程頤所建的伊川書院求學。那時楊時已經四十多歲了,學問也相當高,但他仍虛心好學、尊師重友,因此深得程頤喜愛。
一天,楊時和同學游酢(zuò)一起向程頤請教問題,卻不巧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,坐著假睡。這時候,外面開始下雪。這兩人求學心切,所以兩人恭恭敬敬地靜立門口,不言不動,等老師醒來。如此等了大半天,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,見楊時、游酢站在面前,吃了一驚,說道:“啊,啊!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?”這時候,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,而楊時和游酢并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。程頤深受感動,更加盡心盡力地教楊時。楊時也不負重望,終于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。
——《宋史·道學傳二·楊時》
【故事啟示】 古人千里尋師,程門立雪,誠心討教,這種精神,才是真求學。尊敬師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。老師教授我們知識,教給我們學問和做人的道理,是他們引領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了一步一步,伴隨我們一天天成長。在求學路上,一個人只有虛心才會不斷獲得進步;只有禮貌才會得到他人的肯定。沒有多少人會對那種粗俗無禮、驕傲自滿者積極主動地伸出援助之手的。
【成語釋義】 舊指學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師重教,誠心求學。
【活用例句】 中國傳統文化中“尊師重道”的文化內涵在民間根深蒂固,~便是其中一例。
【近義】 尊師重道
上一篇:《秦晉之好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秦晉之好》意思解讀
下一篇:《竭澤而漁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竭澤而漁》意思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