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逆不道
秦朝滅亡之后,劉邦和項羽展開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。
有一天,項羽在陣前向劉邦喊話,要與他決一高下。劉邦回答說:“我開始與你都受命于楚懷王,約定先定關中的為王。但是我先定關中后你卻爽約,讓我到巴蜀去當漢王。這是你第一條罪狀。你在去救援趙軍途中,殺死上將軍宋義,自稱上將軍,這是你第二條罪狀。你違抗懷王命令,擅自劫持各諸侯的兵馬入關,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。”
接著,劉邦又揭露項羽燒毀秦宮、掘開秦始皇的陵墓、搜刮金銀財寶、殺死投降的秦王子嬰、活埋二十萬秦國降卒、殺害義帝等罪狀。在講到第十條罪狀時,劉邦說:“你作為臣子而殺死君王,又殺害已經投降的人,為政不平,對訂立的條約不講信義,為天下所不容,屬于重大的叛逆。你犯下如此十條大罪,我興仁義之兵來征討你這個逆賊,你還有什么面目向我挑戰?!”
項羽聽了劉邦的話,氣憤至極,于是,命令弓箭手向劉邦放箭。結果一箭射中劉邦前胸,漢軍只好退兵。
——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
【故事啟示】 劉邦滿口仁義道德,列舉項羽十大罪狀,最后得出結論:項羽乃大逆不道之賊臣,從而為自己興兵項羽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。真可謂老奸巨猾!暴脾氣的項羽則一如既往地發揮他那霸王氣,直接下令射殺劉邦,不求嘴皮功夫,唯有行動。劉邦不敵而跑。二人的性情在此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【成語釋義】 舊指不符合封建統治者的道德標準和宗法觀念的極端叛逆行為,給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?,F也用來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。逆,背叛,叛逆;道,封建道德。
【活用例句】 秦檜~,殘害忠良,理應受到人民唾棄。
【近義】 犯上作亂、罪大惡極、離經叛道
【反義】 忠心耿耿、循規蹈矩
上一篇:《大筆如椽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大筆如椽》意思解讀
下一篇:《天衣無縫》出處與譯文翻譯,成語故事《天衣無縫》意思解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