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傾國傾城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傾國傾城:qīng guó qīng chéng
詞源:《詩經·大雅·瞻印》:“哲夫成城, 哲婦傾城。”《漢書·孝武李夫人傳》:“延年侍上起舞, 歌曰:‘北方有佳人, 絕世而獨立, 一顧傾人城, 再顧傾人國。’”
詞由: 西漢武帝時, 有一位音樂家叫李延年。他既懂音樂, 又擅長歌舞, 所以很受武帝喜愛。有一次,李延年給武帝跳舞時唱了一首歌。歌詞大意是: 北方有一位佳人, 真是舉世無雙, 獨立不群。她看你一眼, 能叫一座城池傾倒; 她再看你一眼, 能叫一個國家滅亡。漢武帝聽完后問道: “難道世界上真有這樣一位佳人嗎?”平陽公主乘機說:“有的, 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一個美人兒。”于是武帝召見了李延年的妹妹, 一看, 果然是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, 于是就召進宮中當了夫人。
詞義: 城倒了, 國覆滅了。傾: 傾覆、傾倒。原指因沉溺于女色而亡國。后多形容女子的絕色美貌。亦作“傾城傾國”。
書證: 漢·袁康《越色書·外傳計倪》:“太宰嚭乃此禍晉之驪姬,亡周之褒姒……傾城傾國, 思昭示于后王; 麗質冶容, 宜求鑒于前史。”元·白樸《梧桐雨》第一折:“一個太真妃傾國傾城。”元·王實甫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四折:“怎當他傾國傾城貌!”明·馮夢龍《古今小說》第三十四卷:“霧鬢云鬟, 柳眉星眼, 有傾國傾城之貌, 沉魚落雁之容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信口開河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偃旗息鼓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