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將機就機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將機就機:jiāng jī jiù jī
詞源: 元·尚仲賢《柳毅傳書》三:“今日雖不成這樁親事,日后還要將機就機, 報答他的大恩。”
詞由: 傳說唐代有個讀書人柳毅,有一天路過涇河, 看見一個少女在放羊, 神色非常凄楚。談起來, 才知道是洞庭龍王的女兒, 嫁給涇河龍王的兒子為妻。夫家對她虐待厲害得很,逼她放羊。她想把苦楚告訴父親,可是走不了,也沒有人為之傳信。柳毅出于人道,慨然答應帶信。龍女脫離苦境,回到父母身邊。她覺得柳毅人品很好,愿以身相報。她父母也覺得柳毅不錯,愿把女家嫁給他。可是柳毅堅決不同意,他認為幫助別人是理所當然,如果要人家報恩,不是君子的行為。可是龍女愛他愛得極為深沉,洞庭龍王當然不能把親事強加于柳毅,只好緩和一下,以后再找機會,于是就說:“以后再找機會報答他吧。”
詞義:有機會來了就利用這個機會將:隨順;就:利用。亦作“將機就計”。
書證:元·朱凱《劉玄德醉走黃鶴樓》第三折:“我如今將機就計,著這漁翁推切鲙,走向前去,一劍刺了劉備,著后人便道劉備著個漁翁殺了,可也不干我事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家雞野鶩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尺布斗粟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