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名韁利鎖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名韁利鎖:míng jiāng lì suǒ
詞源: 唐·馮贄《云仙雜記·天峰煤與綾文刺孰勝》引《大唐龍髓記》:“盧杞與馮盛相遇于道, 各攜一囊,杞發(fā)盛囊, 有墨一枚, 杞大笑。盛正色曰:‘天峰煤和針魚腦, 入金溪子手中, 錄《離騷》古本, 比公日提綾文刺三百, 為名利奴, 顧當孰勝?’已而搜杞囊, 果是三百刺。”
詞由: 唐朝的盧杞, 是一個傾心于追名逐利的人, 德宗時曾為宰相。盧杞尚未當上大官的時候, 有一次在路上遇見窮書生馮盛, 兩個人都各攜著一個口袋。盧杞向來看不起馮盛, 這天又想讓馮盛出出丑。便裝著開玩笑, 說要看看馮盛的口袋里有些什么好東西。結(jié)果從馮盛的口袋里搜出一塊寫字用的墨。盧杞大笑。馮盛不笑, 嚴肅地說:“我用這筆墨, 可以錄下《離騷》古本, 比起你每天提著三百張名帖, 做名利奴, 究竟誰強?”說完, 便去搜盧杞的口袋,果然從里面搜出三百名帖。盧杞尷尬極了。這個故事就是成語“名韁利鎖”的來歷。
詞義:名和利象韁繩和鎖鏈一樣將人束縛住。韁:駕牲口用的韁繩;鎖:鎖鏈。亦作“利鎖名韁。”
書證:宋·柳永《樂章集·夏云峰》詞:“向此免名韁利鎖,虛費光陰。”元·范子安《竹葉舟》第一折:“再休被利鎖名韁相纏住。”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十八回:“我們原系方外閑人,逍遙散淡,無束無拘,又何名韁利鎖之不能解脫耶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名正言順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善與人交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