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另眼相待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另眼相待:lìng yǎn xiāng dài
詞源: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十四回:“那王善保家的本是個心內沒成算的人,素日雖聞探春的名,他思眾人沒眼色、沒膽量罷了,那里一個姑娘就這樣利害起來?況且又是庶出,他敢怎么著?自己又仗著是邢夫人的陪房,連王夫人尚另眼相待,何況別人。”
詞由:賈母的一個丫頭在大觀園里拾到一只十錦春意香袋,王善保家的就送來給王夫人,王夫人認為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,便去責問王熙鳳。王熙鳳受了冤枉氣,幾個女人商定搜抄大觀園。到了探春房里,沒有搜出什么可疑之物。探春對這種做法很不滿意,對她們說話很是不客氣。別人都準備走了,可王善保家的倚老賣老,認為自己連王夫人都另眼看待,何況探春。于是就扯探春的衣襟,意思是搜搜她的身上,因而探春就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。
詞義: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。指特別看待。亦作“另眼相看”、
書證:清·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五十六回:“此等讀書人,若不另眼相看,何以鼓勵人才。所以把他取在第一。”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一回:“大家曉得他與中丞有舊,莫不另眼相看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口講指畫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名正言順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