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再衰三竭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再衰三竭:zài shuāi sān jié
詞源: 《左傳·莊公十年》》:夫戰,勇氣也。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。彼竭我盈,故克之?!?/p>
詞由:春秋時齊國發兵攻打魯國。齊,是個大國,兵強馬壯;魯,既小又弱。雙方實力懸殊,魯國面臨著危機。這時,有個深讀兵法的曹劌求見魯莊公,首先要魯莊公取信于民,接著陪同魯莊公出兵迎戰齊軍于長勺。戰斗開始,齊軍大擂戰鼓,隨即沖殺過來。魯軍嚴陣以待,只守不攻。齊軍擂鼓三通,魯軍總是按兵不動。這時齊軍銳氣已減,于是曹劌命令擊鼓、沖殺,魯軍一聲吶喊,直入敵陣,勢不可當,齊軍狼狽而逃。魯莊公欣喜之余,不明白曹劌為什么待齊軍三鼓后進擊,曹劌解釋說:“打仗,主要靠勇氣。頭一通擊鼓,士氣最盛,二通鼓士氣有些衰落,到第三通鼓,士氣就全消失了。他們士氣衰竭之時,我們則一鼓作氣,斗志昂楊,所以打敗了對手啊?!?/p>
詞義:力量一再消耗,最后衰竭了。竭: 盡, 完了。亦作“再而衰,三而竭”。
書證: 魯迅《華蓋集·忽然想到》:“可惜中國歷來就獨多民氣論者,到現在還如此。如果長此不改,‘再而衰, 三而竭’,將來會連辨證的精力也沒有了?!?a href="http://www.tenkaichikennel.net/shiji/maozedong/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keylink">毛澤東 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》:“目前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兩方面, 實際上均已停止了進攻, 希特勒已到了再衰三竭之時, 他對斯大林格勒、高加索兩處的進攻已經失敗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再作馮婦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決一雌雄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