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
“殊”是形聲字。小篆從歹,朱聲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殊”。
《說文·歺部》:“殊,死也。從歹,朱聲。漢令曰:‘蠻夷長有罪,當殊之。’”(殊,殺死。從歹,朱聲。漢朝的法令說:“蠻夷戎狄之長有罪,判決殺死他們。”)
“殊”的本義為斬首。如《漢書·高帝紀》:“其赦天下殊死以下。”泛指死。如《史記·淮南衡山列傳》:“太子即自剄,不殊。”意思是太子就自殺了,但是沒死。
“殊”又引申為斷絕。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三年》:“武城人塞其前,斷其后之木而弗殊。”又引申為分別、區別。如“殊途同歸”。又引申為特異、出眾、突出。如“特殊”、“殊榮”。
用作副詞,意為很、甚。如沈括《夢溪筆談》:“古法采草藥多用二月、八月,此殊未當。”
上一篇:《止》字義,《止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止》
下一篇:《毋》字義,《毋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