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從天而降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從天而降:cóng tiān ér jiàng
詞源: 《漢書·周亞夫傳》:“涉曰:‘吳王素富, 懷輯死士久矣。此知將軍且行, 必置間人于殽、黽之間。且兵事上神密, 將軍何不從此右去, 走蘭田, 出武關, 抵雒陽, 間不過差一二日, 直入武庫,擊鳴鼓。諸侯聞之, 以為將軍從天而下也。’太尉如其計。”
詞由: 漢孝景帝三年, 吳楚七國反叛作亂, 派周亞夫去平定。周亞夫出兵的時刻, 有個叫趙涉的人, 秘密地對周亞夫說:“這次出兵關系重大, 勝便罷, 敗了天下就大亂了。你能聽我的計策嗎?”周亞夫下了車, 恭敬地向他請教。趙涉就說:“你這次出兵, 吳王肯定有了準備對付你的, 一定會派兵埋伏在殽、黽的山谷里。你應出其不意, 不走這條路, 而是轉一點彎, 走蘭田、抵雒陽這條路。路雖遠了一點, 也不過差一二天的時間。這樣, 你的軍隊就象從天上降下來一樣, 到達吳王的腹地了。”周亞夫采納了這條計策。
詞義: 從天上降了下來。降: 下降, 下落。形容出人意外地突然出現。亦作“自天而降”。
書證: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三十一回:“哥哥, 你真是從天而降也!萬乞救我一救。”清·龔自珍《說居庸關》: “設生昔之世, 與凡守關以為險之世, 有不大駭北兵自天而降者哉!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五:“他就渴望在辦事的時候, 錢親家公能夠自天而降, 看看他是怎樣的義氣與慷慨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人人自危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仗勢欺人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