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郎潛白發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郎潛白發:láng qiān bái fà
詞源: 漢·班固《漢武故事》:“上嘗輦至郎署, 見一老翁, 須鬢皓白,衣服不整。上問曰:‘公何時為郎,何其老也?’對曰:‘臣姓顏名駟, 江都人也, 以文帝時為郎。’上問曰:‘何其老而不遇也?’駟曰: ‘文帝好文而臣好武; 景帝好老而臣尚少;陛下好少而臣已老: 是以三世不遇。故老于郎署。’上感其言, 擢拜會稽都尉。”
詩由: 有一次, 漢武帝乘著車子到郎署去, 看見一個老頭子, 頭發、胡子都白了, 穿的衣服也不象個樣子。漢武帝就問他:“你什么時候到這里當郎這個小官的? 現在怎么這樣老了呢?”他回答說:“我叫顏駟,文帝時就到這里做郎的小官了。”漢武帝說:“怎么到這么大年紀還沒有提拔呢?”顏駟說:“文帝喜愛學文的人, 而我偏偏是學武的; 景帝重用年紀大的,而我那時還年輕;你呢,信任年輕力壯的,可我年紀大了。所以三代都沒有得到重用, 現在老了仍在郎署里。”漢武帝聽了他的話,很受感動, 于是就提升他任會稽都尉。
詞義: 頭發都白了還是一個小官。郎: 郎署里的小官; 郎潛: 當了很久時間的官, 一直得不到提拔。比喻一直到頭發白了都沒有遇到一個好機會。亦作“白發郎潛”。
書證: 宋·蘇軾《次天字韻答岑巖起》:“莫嘆郎潛生白發,圣朝求田鄙鳶肩。”宋·蘇軾《董儲郎中嘗知眉州訪其故居留詩屋壁》: “白發郎潛舊使官, 至今人道最能文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轍亂旗靡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郢書燕說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