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癬疥之疾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癬疥之疾:xuǎn jiè zhī jí
詞源:《國語·吳語》:“今王非越是圖,而齊、魯以為憂。夫齊、魯譬諸疾,疥癬也,豈能涉江、淮與我爭此地哉?將必越實有吳土。王其盍亦鑒于人,無鑒于水。”
詞由:吳王夫差同意了越王勾踐投降稱臣,就準備發大軍攻打齊國。他認為打敗了齊國,就沒有哪一個國家和他爭霸了。伍子胥不同意他這樣做,對吳王說:“天老爺把越國送給你,你不要。天命是會出現相反情況的。現在越國大力治國,正在做國強民富的事,越國在,是吳國的心腹之疾啊!你現在不注視越國,卻注視魯、齊,這是把問題看錯了。打個比方說,好象人生疾病一樣,魯、齊對于吳國來過來說,是小病,越國才是吳國的大病呢。眼睛看好我們吳國的,不是齊、魯,而是越國。希望你要以人為鏡,不要以水為鏡。以人為鏡可知成敗,以水為鏡只見其形啊!”
詞義:象癬疥那樣的小病。癬、疥,兩種皮膚病。比喻為害大不的事,或容易處理的問題。
書證:宋·蘇軾《賜朝議大夫試戶部尚書李常乞除沿邊一州不允詔》:“與其自請捍邊,治癬疥之疾,曷若盡瘁事國,干心膂之憂?!泵鳌ち_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十回:“張魯犯界,乃癬疥之疾,劉備入川,乃心腹之患?!泵鳌ぴS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六十回:“東伯侯姜文煥、南伯侯鄂順、北伯侯崇黑虎,此三路不過癬疥之疾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生榮死哀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登堂入室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