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痛心疾首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痛心疾首:tòng xīn jí shǒu
詞源: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諸侯備聞此言, 斯是用痛心疾首, 昵就寡人。”
詞由: 春秋時期, 秦、晉兩國結好, 兩國國君準備到晉國的令狐地方結盟。晉侯先到, 而秦伯不肯渡過黃河來令狐。后來秦派使臣來河東和晉君會盟, 晉派使臣到河西與秦君會盟。但秦伯回去后即背棄了盟約, 而且挑撥狄人和楚人與晉國的關系,把狄和楚、秦兩國的所做所為都轉告了晉國。因此,晉國對秦國甚為不滿。公元前578年, 晉厲公派人出使秦國, 提出與秦斷絕關系。晉的特使呂相在與秦桓公交談中, 一方面回顧了過去晉、秦的友好關系, 肯定秦國、特別是秦穆公過去對晉國的友好和支持, 一方面也揭露了秦國對晉國的一些不友好表現, 特別是令狐結盟后的背棄行徑。呂相還明確告訴秦桓公, 背棄令狐盟誓的事, 各諸侯都知道, 他們對這件事都感到痛心疾首, 因此都傾向了晉國。呂相代表晉侯問秦桓公應怎么來處理這件事。后來晉侯率領各路諸侯與秦國大戰于麻隧, 秦軍大敗。
詞義: 心痛頭疼。疾首; 頭痛。形容痛恨之極。
書證: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十二回:“瞿耐庵自從到任至今也有半年了。治下的百姓因他聽斷糊涂,一個個痛心疾首。”韜奮《萍蹤憶語》:“勞工界替他裝飾一個貨車,極力描摹獄中的慘酷情形,由他乘到各處去大大地宣傳一番,……統治階級雖感到痛心疾首而又無可如何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病入膏肓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白虹貫日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