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天經地義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天經地義:tiān jīng dì yì
詞源: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禮, 天之經也, 地之義也, 民之行也?!?/p>
詞由: 公元前518年夏, 鄭、晉、宋、衛、曹、邾、滕、薛等諸侯國的大夫在黃父地方開會, 商量如何安定周朝王室問題。會議期間, 一天, 鄭國的子大叔去會見晉國的趙簡子。趙簡子問他什么叫禮的問題。子大叔回答說:“游吉 (鄭大夫曾經聽到先大夫子產這樣講過:‘禮, 是上天的規范,大地的準則,百姓行動的依據。’天與地的規范,老百姓就加以效法了。效法上天的光明, 依據大地的本性, 生出了上天的六氣, 使用大地的五行。”子大叔在講話中還明確指出:“禮, 是上下的綱紀, 天地的準則, 是老百姓生存的依據, 所以先王都尊崇它。”對子大叔的回答,趙簡子極為贊賞,表示要牢記終生,要一輩子奉行它。
詞義:天地間歷久不變的常道。經:規范, 原則; 義: 正理。現指不可改變的真理。亦比喻理所當然, 無可置疑。
書證: 晉·潘岳 《世祖武皇帝誄》:“永言孝思,天經地義?!?《文選·沈約〈齊故安陸昭王碑文〉》:“天經地義之德, 因心必盡?!?郭沫若《李白與杜甫》: “所謂 ‘學而優則仕’, 所謂 ‘學古入官’, 在封建時代的士大夫們是視為天經地義的?!卑徒?《鬼——一個人的自述》: “便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人, 倘使睜開眼睛看見自己心的深處的傷痕, 也會對那所謂萬世不移的天經地義起了疑惑罷?!?
上一篇:成語《大煞風景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如火如荼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