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絕妙好詞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絕妙好詞:jué miào hǎo cí
詞源: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修曰:‘“黃娟”,色絲也,于字為“絕”;“幼婦”,少女地,于字為“妙”;“外孫”,子女也,于字為“好”;“齏臼”,受辛見,于字為“受辛”, 所謂“絕妙好受輩”也’。”
詞由: 東漢時, 會稽上虞有一個女孩子叫曹娥。她的父親于漢安二年五月五日溺死于江中, 連尸體也沒找到。只有十四歲的曹娥在父親死后, 她沿江尋哭晝夜不停, 十七日亦投江而死。元嘉元年上虞縣令度尚憐其孝義, 改葬曹娥于江南道旁并為她立了碑。碑文是度尚請當時僅有十三歲的邯鄲淳寫的。著名文學家蔡邕見到這個碑文以后, 非常欣賞邯鄲淳的文采, 便在碑的后面題了八個大字:“黃娟幼婦, 外孫齏臼。”后魏武帝曹操從碑下經過,主簿楊修隨從。看到碑背上題的八個字后, 曹操問楊修:“你知道這八個字的意思嗎?”楊修回答說:“知道。”曹操接著說: “你先不要說出來, 等我想一想。”往前走了三十里地, 曹操對楊修說:“我想出來了。”于是讓楊修把他的理解記下來, 看看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樣。楊修記道:“‘黃娟’是有色的絲, 在字來說是個‘絕’字; ‘幼婦’, 是少女, 在字來說, 是‘妙’字; ‘外孫’, 是女兒的兒子,在字來說,是個‘好’字;‘齏臼’是受辛味的, 在字來說, 是個‘受辛’字。這八個字所說的是‘絕妙好辭’。”曹操看了楊修所記之字, 感嘆地說:“我比不上你聰明,竟然相差三十里。”
詞義: 三國·魏·楊修釋曹娥碑背面題字的隱語, 后指極佳的詩文。“詞”亦作“辭”, 文辭。
書證: 明·李昌琪 《剪燈余話·田洙遇薛濤聯句記》:“美人且談且笑曰:‘絕妙好詞’。”《文苑英華·八六九·唐·蘇颋〈刑部尚書韋抗神道碑〉》:“銜悽固托, 撫疾何成, 愧不得絕妙好辭, 披文而相質耳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結草銜環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綽綽有余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