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愛莫能助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愛莫能助:ài mò néng zhù
詞源:《詩經·大雅·烝民》:“人亦有言,德輶如毛,民鮮克舉之。我儀圖之,維仲山甫舉之,愛莫助之。袞職有闕,維仲山甫補之。”
詞由:周宣王命令樊侯仲山甫去治理齊地,尹吉甫就寫了《烝民》這首詩向他送別。尹吉甫很贊美仲山甫,說是天老爺使其生下來輔助周朝的一位賢佐。仲山甫有德有才,足以把齊地治理好。詩中說仲山甫這個人,“柔亦不茹,剛亦不吐,不侮矜寡,不畏強御。”詩中又說:“俗話說,德輕的人很多,德重的人很少。要推舉一個德重的人是很不容易的,而你現在被推舉到齊地去了。你到齊地去,是周王對你的誠愛,到了齊地全靠你自己干的,周王就很難給你具體的幫助了。不但如此,假如王職有什么不足的地方,還要你來補救呢!”詞義:內心是愛惜、同情,但卻無力給予實際的幫助。愛:愛惜;莫:不。朱熹注:“是以心誠愛之,而恨其不能有以助之。”
書證:宋·陽枋《上淮閫趙信庵論時政書》:“未能一見君子顏色,乃欲摭簡編中吉人陳爛兵法,冒瀆高明,多見其不知量,姑以致愛莫能助之意云爾。”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·王安石三難蘇學士》:“荊公開言道:‘子瞻昨遷廣州,乃圣上主意,老夫愛莫能助。子瞻莫錯怪老夫否?’”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,鐘生》:“叟大駭曰:‘他家可以為力,此真愛莫能助矣。’生哀不已。”魯迅《恨恨而死》:“他們如果細細的想,慢慢的悔了,這便很有些希望。萬一越發不平,越發憤怒,那便‘愛莫能助’。”茅盾《林家鋪子》:“對不起,實在愛莫能助!”
上一篇:成語《焦頭爛額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牝牡驪黃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