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
“未”是象形字。甲骨文像一棵枝干繁茂的樹木的樣子。金文大致相同,小篆整齊化。隸變后楷書寫作“未”。
《說文·未部》:“未,味也。六月,滋味也。五行,木老于未。象木重枝葉也。凡未之屬皆從未。”(未,滋味。未代表六月,這時萬物長成有滋味。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五種物質(zhì)中,木在未月老成。未像樹木重疊枝葉的樣子。大凡未的部屬都從未。)
“未”的本義是繁茂。枝葉繁茂就會遮蔽光線而顯得昏暗,因而用作否定詞,表示沒有。如成語“未卜先知”。一般說來,“未”字否定過去,“不”字否定將來,但有時候“未”也當(dāng)不講。如“未能免俗”。
“未”還可以放在句末,表示疑問。如王維《雜詩》:“來日綺窗前,寒梅著花未?”
上一篇:《望》字義,《望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望》
下一篇:《村》字義,《村》字的字形演變,小篆隸書楷書寫法《村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