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敝帚自珍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敝帚自珍:bì zhǒu zì zhēn
詞源:漢·劉珍《東觀漢記·光武帝紀》:“上詔讓漢將劉禹曰:‘城降,孩兒、老母口萬數, 一旦放兵縱火,可為酸鼻。家有敝帚, 享之千金。”詞由: 公元25年6月。劉秀在鄗縣即位, 建立了東漢政權, 史稱光武帝。當時, 盤踞在西南巴蜀地區的公孫述, 也在成都即位稱帝。劉秀曾經多次寫信給他, 勸他放棄皇帝的稱號, 歸順漢朝, 共享富貴,但公孫述自以為實力雄厚, 能夠同劉秀抗衡, 拒不答應。公元35年春天, 劉秀派大司馬吳漢及征南大將軍岑彭等率領六萬大軍討伐公孫述。公孫述率兵頑強抵抗, 還派刺客深夜潛入漢軍營中刺殺了岑彭。經過數次激烈的戰斗, 漢軍終于取得了勝利, 公孫述也被吳漢的部將高午一槍刺穿前胸,翻身落馬,當夜就因傷重死亡。第二天早晨,公孫述的大將延岑大開城門, 向吳漢投降。吳漢由于痛恨公孫述頑抗到底, 就下令把公孫述的妻子兒女以及延岑一家全部處死, 同時叫士兵放火焚燒官城。只見成都城內烈焰騰空,市民哭聲震天,劉秀得到報告后非常生氣, 馬上派使者趕到成都去加以制止, 同時在詔書中譴責副將劉禹說:“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。成都已經投降, 全城的男女老幼都是漢家的百姓, 為什么還要迫害他們?”
詞義: 家里的一把掃帚,雖是壞的,卻很珍惜。敝: 同 “弊”, 破舊;珍: 珍惜。比喻自己的東西雖然不好,也視為珍寶。原作“敝帚千金。”
書證: 三國、魏·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: “里語曰: ‘家有敝帚,享之千金’。斯不自見之患也。”魯迅《華蓋集·并非閑語(三)》:“但寫出以后,卻也不很愛惜羽毛,有所謂‘敝帚自珍’的意思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掩目捕雀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旁敲側擊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