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懸梁刺股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懸梁刺股:xuán liáng cì gǔ
詞源: 《戰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讀書欲睡, 引錐自刺其股,血流至足。”《太平御覽》 卷三百六十三引 《漢書》:“孫敬字文寶, 好學, 晨夕不休。及至眠睡疲宴, 以繩系頭懸屋梁。后為當世大儒。”
詞由: 這個成語來源于下面兩個故事:蘇秦是戰國時期的縱橫家, 開始他以連橫之策游說秦王, 要他跟隨強國去攻打弱國, 秦王不采納。川資用完了, 只好回家。回到家,妻子不給他做飯, 父母不和他羅嗦, 兄嫂也不理他。他心里很難受, 就下苦功讀書。他夜以繼日地勤學苦思, 每當疲勞至極時, 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, 鮮血流到腳上。學習一年, 學識有很大長進,于是就以合縱之策去游說趙王。趙王認為他才學非凡, 就封他為武安君, 授他以相印, 還賜他許多財物。
漢朝時的孫敬,十分好學,從早學到晚一直學個不停。到了深夜,疲倦極了, 頭就要低垂下來打瞌睡。這時候, 他就用繩子把頭發拴住, 然后再把繩子系在屋梁上, 這樣就沒辦法打瞌睡了。他就用這種堅強的毅力,堅持長期苦讀,終于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。
詞義: 學習時為了克制疲勞, 就用繩子用頭發系在屋梁, 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。后用來形容刻苦自學的精神極強。
書證:明·湯顯祖《牡丹亭·閨塾》:“古人讀書,有囊螢的,趁月亮的,懸梁刺股呢。”郭沫若《科學的春天》:“古人尚能‘頭懸梁,錐刺股’,孜孜不倦地學習,你們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,一定會更加專心致志,廢寢忘食,刻苦攻關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忠言逆耳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驚弓之鳥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