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:tài gōng diào yú , yuàn zhě shàng gōu
詞源:元·無名氏《武王伐紂平話》卷中:“(姜尚)直鉤釣渭水之魚,不用香餌之食,離水面三尺,尚自言曰:‘負命者上鉤來?!?/p>
詞由:周朝初年有個姜太公,名叫姜尚也叫姜子牙。因其先世封于呂,又名呂尚。姜太公因懷才不遇,隱居于渭水之濱。他經常用無餌的直鉤在水面三尺以上的地方釣魚,并自言自語地:“負命者上鉤來。”從他身旁路過的樵夫常常笑他,他也滿不在乎,還念念有詞地說:“短桿長線守磻溪,這個機關哪個知;只釣當朝君于臣,何嘗意在水中魚?”姜尚就這樣在渭水之濱度過了若干個春秋。他胡子頭發斑白了,身體衰老了,可他內心還隱隱約約地希望總有一天會遇到開明的君王,實現他的抱負。到了八十歲,他才時來運轉,遇到了周文王。周文王“上了鉤”,請姜太公入朝,任命他為丞相。文王死后,他輔佐文王的兒子武王大舉伐紂,消滅了商朝,建立了周朝。由于他卓有功績,被尊為太公。
詞義:原指呂尚巴望明君能識他這個人才。太公:指周初的呂尚,即姜子牙。比喻自愿上當。
書證:明·葉良表《分金記·狂徒奪節》:“自古道得好‘姜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’。不愿,怎強得他?”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第二十四出:“這有何妨,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?!?a href="http://www.tenkaichikennel.net/shiji/maozedong/" target="_blank" class="keylink">毛澤東《別了,司徒雷登》:“美國人在北平,在上海,都灑了些救濟粉,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彎腰拾起來。太公釣魚,愿者上鉤?!?
上一篇:成語《天荒地老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