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赤子之心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赤子之心:chì zǐ zhī xīn
詞源: 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孟子曰:‘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也。’”詞由: 有一次, 孟子和齊宣王談論君臣之間應有怎樣的關系, 由此而談到一般正直的人, 應有什么樣的態度, 他說:“所謂大人, 就是通達事理的人, 和一般人相比, 并沒有奇特的地方, 但有一點是可貴的,就是在任何時候, 都沒有失掉孩提時代那樣的一片真心, 他是象小孩子那樣的純樸、真誠、熱烈。”
詞義: 象孩提時代那樣的一顆心。赤子: 初生的嬰兒。孔穎達疏:“子生赤色,故言赤子。”比喻心靈純潔、善良。
書證: 清·曹雪芹 《紅樓夢》第一一八回:“堯、舜、禹、湯、周、孔,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, 所謂赤子之心, 原不過‘不忍’二字。”巴金 《永遠向他學習——悼念郭沫若同志》:“我同郭老接觸多年, 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誠, 他談話、寫文章沒有半點虛假。我想說他有一顆赤子之心。”魯迅《〈中國新文學大系·小說二集〉導言》引蹇先艾《朝霧》:“若果不失赤子之心的人們肯毅然光顧, 或者從中間也尋得出一點幼稚的風味來罷?”
上一篇:成語《赤體上陣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走馬章臺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